自7.6光復屯門公園後,大媽們轉戰酒樓舞宴搵食,公園換來約半個月的寧靜。記者連日觀察,發現園內保安員「人盯人」用分貝計監察音量下,以往大媽鬥大聲博出位的情況大減,部份大媽更改到中環摩天輪獻唱收利是。
黑衣保安監察音量
光復行動三天後,屯門區議會一致通過要求取消被指噪音來源的屯公自娛區,康文署配合暫停新申請,預計本月底,歷時14年的自娛區壽終正寢。記者在光復行動後兩星期到屯門公園視察,發現大媽陸續歸位,但全部改在自娛區外搵食,圖避開監管。每日下午3時許,約十檔歌檔陸續開工,吸引逾300名伯伯聚集聽歌派利是。而康文署加派穿黑衣的保安監察,每當發現音量超標,便勸止大媽演唱。大媽擔心一旦封場全場遭殃,只好配合。
發起光復行動的屯門公園衞生關注組召集人巫堃泰直言,「娜娜條片覺得相當過份,着到好暴露疑似賣淫。」遂激發「自己社區自己救」決心。光復行動獲街坊認同,逾萬人到場聲援,屯門長大的副召集人張可森表示:「為屯門做返啲嘢,我覺得好滿足。」但巫堃泰坦言大媽擺檔收打賞仍烏煙瘴氣,關注組遂發起再次光復,提出五大訴求,包括禁打賞、投訴權、加強執法、正視設施不足及檢討公園管理。
住在屯門十多年的20歲大學生Catharine,直言反送中是「一個港豬覺醒過程」,令她在內不少屯門人覺醒,最難忘中秋夜屯門人同唱《願榮光歸香港》,「覺得屯門公園變返一個屬於屯門人嘅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