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訪】基金教父雷賢達 憂爆30年來最大危機「若非債息低 港股早大瀉」

【財經專訪】基金教父雷賢達 憂爆30年來最大危機
「若非債息低 港股早大瀉」

近月香港警民衝突不斷升級,海外資金不斷撤出,中產移民潮不絕。「基金教父」雷賢達指港股看似未有受大影響,但他指若非債息低迷,讓資金停泊股市,港股早已大瀉。但最壞的時代,亦是最好的時代。曾經親建制的雷賢達亦有怨氣,指大衝突帶來大改變,眼下是重啟政改、改寫商界賺到盡,及扭轉財富不均時機。他相信如同97一樣,不會是the end of the world,「只係我哋經歷嘅時間會好痛苦」。
記者:孫樂祈

警方6月12日在金鐘一帶發射逾150枚催淚彈,當時「基金教父」雷賢達正在倫敦,「CNN成個上晝直播,我喊都喊唔出」。三個月以來,衝突中武力不斷升級,更有黑社會公然在鏡頭前襲擊市民,雷賢達斥,「2014年只放一次(催淚彈),肯定有人叫停,今次點解冇?」

今年有機穿24540

雷賢達指作為基金經理,正憂慮80年代的信心危機再現;加上貿易戰內憂外患,恒指今年有機會跌穿去年底的低位24540點。作為基金教父,他不會貿然入市,認為甚至防守股都不能防守,「如今公用股都跌,息口得一兩厘,仲買乜鬼」。他直指現時港股仍在高位,只因債券低息,「長債息口有1.7厘,股票有2厘。所以資金留喺股市,但問題是將來經濟、盈利前景係點」。

反送中運動發展至今,曝露一國兩制崩壞、香港政府獨裁,不少港人已失去盼望,辦理離岸戶口、計劃移民;評級機構惠譽、穆迪亦相繼將香港評級或展望調低。雷賢達指現況再拖下去,香港將會有一段很痛苦時期,「國際投資者對香港信心弱咗,就好難搞,商家可以選擇去其他地方。遊客都少咗好多,平日四季(酒店)邊可以畀你坐咁耐!」

作為基金掌舵人、金融人,他最看重sustainability(可持續性),要長治久安,財富分配必須改革,而答案在普選,「社會頂層5%根本唔使你理,但選委都係呢班上流人士,咁政府使乜理大多數基層、中產點諗。其實民主都係為生活」。

政府商界應反思

他認為短期落實真普選有點不切實際,「但如果有普選,你要幾百萬人選你,一定會實現一下承諾」。此時此刻,亦是政府反思社會政策、商界反思社會責任的時候,「香港大市場小政府,一提社會保障,商界就反對到暈,僱主係咪真係冇錢賺?商界對員工、市民壓迫越大,但單求max profit(最大利潤)肯定唔sustainable,總有一日爆煲。年輕人今日話我有乜輸,重新嚟過啦。」雷指要sustainable,商界需犧牲些少短期利益換取社會長期穩定。

商界接連跪低,登報、炒「黃絲」僱員等似成常態,在雷賢達看來,港府擺平利益集團,解決港人住屋問題,是一個正道,「如今要全力搞房屋,例如發展高爾夫球場,政府要有決心。中國政府應該支持香港政府同地產商碰,唔知內地體會唔到,還是唔覺得重要」。

雷賢達經歷過回歸前的動盪,仍然留港,今次亦未有計劃離港,「屋企人1968年送我去英國讀書,都係擔心香港不穩定。但1975年我返嚟香港,因為唔想做二等公民」。而且長遠香港作為一個對比內地自由的地方,長遠資金都會重新回來,「都係睇住個利益,六四後外邊啲人又走返嚟,而且香港資金都仲係好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