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營全球ESPRIT的思捷環球(330)去年11月公佈重大重組計劃,力求改善業務萎縮及長期虧損的情況。受經營開支及成本大幅減少帶動,最新全年業績初見成效,全年虧損收窄至21.44億元,全球全職員工數目銳減1,500人。
記者:邱曉欣
思捷環球行政總裁Andre Kristiansen昨日在業績會上表示,集團刪減後勤職位工作已完成,今年並沒有裁員計劃。
集團重組計劃聚焦重塑品牌定位、建立更精簡企業架構、重整成本結構等工作。計劃推出至今後勤職位數目減少31%,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年集團全職員工由去年同期6,400人減少至4,900人;全球門店減少169間。按本地貨幣計算經營開支減少16.6%至70.88億元。
Kristiansen強調,Esprit是一個不依賴減價促銷的全價品牌(full price brand)。受惠持續減少折扣,期內下半財年毛利率按年跌0.4個百分點至48.1%,跌幅較上半年跌1.6個百分點收窄,隨着新產品設計推出市場,有信心未來三年毛利率可回升至少3至5個百分點。
亞太區收入大跌33%
不過,期內主要市場收入仍錄得雙位數跌幅。最大市場德國收入按年減少10.4%,歐洲其他地區收入跌9.5%,佔集團收入9.5%的亞太區收入跌幅最大,跌33.2%,撇除已撤出澳紐市場影響,亞太區零售業務收入仍錄24.8%跌幅。
Keistiansen又表示,亞洲比歐洲面對更大的挑戰,但公司不會放棄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
全新品牌概念零售店於今年8月尾在北京開幕,現時亞洲設計團隊已有26人,專為亞洲人設計的產品佔整體約30%,相信亞太區業務會有改善。
港收入佔整體不足1%
談及近月本港市況,執行主席柯清輝說,社會事件對分店人流及銷售有重大影響,前者跌近四成,不過本港業務佔集團極低佔比,對整體業務影響不大。期內香港收入按年減少40.2%,錄1.04億元,佔集團整體不足1%,淨銷售面積按年減逾六成,分店數目僅餘4間。他認為本港舖租會因應市況有較大幅度回調,公司亦會在適當地方物色店舖,但若社會事件仍未有解決方案,零售業難言樂觀。
曾為紅底股的思捷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年總收入按本地貨幣計算按年減少12.9%,錄129.32億元,主要由於重組計劃引致的一次性項目支出14.93億元,淨虧損由去年同期的25.54億元收窄至21.44億元,不派息。思捷股價昨日挫1.37%,報1.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