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周一正式實施全面降準後,市場對中央在國慶前減息的預期升溫,但昨日人行對影響息率走勢至為關鍵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維持不變,意味短期內減息機會渺茫。受消息影響,滬綜指昨日跌1.74%,報2978點,再度失守3000點水平;深證成指跌1.97%,報9722點。滬深兩市成交金額為5,860億元(人民幣.下同)。
未有開展逆回購
MLF是人行向內地銀行提供的中期信貸,是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昨日有2,650億元MLF到期,人行發佈公告稱,昨日再借出MLF只有2,000億元,並不開展逆回購操作,變相令投放市場的資金減少。另外,一年期MLF的中標利率為3.3%,與上期持平,息率沒有下降。
內地自2015年10月降息後,人行再未調整過貸款基準利率。在今年8月,人行推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被視為是為減息鋪路。根據新機制,LPR報價方式改為按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其中,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新的LPR由18家報價行於每月20日報價並計算得出。
由於LPR主要是參考MLF利率而定,在本月20日LPR報價前,MLF利率沒有率先下行,意味在國慶前已無可能減息。有分析指,由於內地豬肉價格飆升,最新公佈的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已升至2.8%,逼近3%的上限目標,令人行難以短期內減息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