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作家Middle的facebook專頁坐擁92萬追蹤者,他最近出版了第13本書,作品暢銷於香港、台灣、馬來西亞等地。原本寫愛情與情緒作品為主的Middle,自6月反送中運動開始,頻頻撰寫「反送中」文字。他一直留意社會時事,從前在雨傘運動或魚蛋革命時,也曾隱晦地寫一些相關文字,而這次他在專頁單刀直入地寫着「兩個月前的撤回是展示誠意。兩個月後的撤回是一場虛偽」等文句,明確表達政治立場,因他認為是次事態是很重要也很切身,無從迴避,無法再以隱晦方式書寫。
自6月開始,Middle參與多次反送中遊行。一段時間,接連有人為反送中而自殺,令他頗有情緒。他想着,很多人都會因為這件事而陷入情緒困境,走不出來,而他平日寫愛情、親情所面對的情緒困境,也許,他的文字可以在此刻幫助情緒受困的讀者或不相識的人,「雖然做呢啲嘢,意義未必好大,但做得幾多得幾多」,這是他在專頁寫反送中的開端。
早料五毛惡意攻擊
公開表態,立時惹來五毛攻擊,他表示「預咗㗎啦」,同時,也有讀者留言說是追看他的作品這麼久,想不到他是這樣的人,甚至說「你都唔中立,仲叫做middle?」部份讀者與他政見不同,他認為沒有辦法。作為香港的寫作者,他認為即使只是寫愛情,人與人之間的生活也不會只有吃喝玩樂,何況只要談及生活,當下的香港是落街就會見到示威者,這些角色如何看示威者呢?「除非我個設定唔係生活喺香港,或者我生活喺一個與世隔絕嘅地方」,但他自覺是香港人,無法避開這類題材。
也有讀者因Middle的表態而發訊息給他。他記得6月12那晚,非常灰心地回家,接着收到一個讀者的訊息:「你覺得自由同生命,邊樣重要?」那個讀者與他的政治立場不同,他回答對方,兩樣也重要,但沒有自由的生活就是純粹生存,而沒有自由或沒有生命也不能創作。他認為自己仍有力量爭取反送中,就應該爭取。他又繼續在facebook專頁寫了兩個月反送中消息。訪問他時,是8月中,他的新書剛出版,但在他的facebook專頁幾乎找不到新書的宣傳,裏面的近況全是反送中。可見,那刻他覺得哪件事更重要。
看到港人光輝一面
訪問那天,Middle收到一個讀者的訊息,說自己因為「出咗街」被家人發現而有家歸不得,他就與這個讀者商量解決方法。那刻他覺得如不是這陣子一直寫反送中,這讀者就不會懂得找他,「如果完全冇行到嗰步,幫唔到一個唔識嘅人,但因為之前有做過啲嘢,今日起碼幫到一個人」。他更覺得此刻做的每一件事,其實都不會預料得到結果,所以望大家不要看見發聲那刻沒有收穫而灰心,「大家都預咗冇咁快可以完結,希望大家都有多啲信心畀自己、畀身邊嘅人」。
在香港寫作,Middle認為以市場考慮,一些題材往往難以得到讀者共鳴,但同時,這個城市有很多故事令他想寫,例如香港人雖然很忙、很趕時間,但仍然可以做一些其他地方做不到的事,是很獨特的,「你冇時間拍拖,點解你哋又可以結婚?一星期見一次,你都可以結到婚,點解你哋可以走到落去?」如此忙碌的香港人,甚至有時間反送中,他看見這份社會關懷不是從反送中開始,早在雨傘運動時,已看見九成九冇錢收的示威者在街上一、兩個月,只為爭取公義,「以香港人角度,冇錢賺,又唔一定成功嘅嘢,都有人做」。
這兩個月來,Middle看見香港人的人性光輝一面,更感受到香港最珍貴的地方不是外國人眼中的法制完善,而是香港人的良知與勇氣。他假設,香港最壞的將來可能是變成中國的一個城市,但最重要的是香港人仍可以保持這兩個月發揮的良知和勇氣,香港人就會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