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昨日舉行五個月內第二次大選,總理內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仍是焦點,但在激烈選戰下就算他領導的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再次贏得最多議會議席,他要拉攏小黨籌組政府第四度連任並不容易。
與藍白黨勢均力敵
以國大選行比例代表制,單一政黨難獲過半議席,利庫德在4月大選奪36席,離過半數的61席尚有一大段距離,因此內坦亞胡雖有組閣權,仍要一如既往地與小黨結盟,但其傳統盟友、極右世俗派領袖利伯曼(Avigdor Lieberman)不滿他過於討好右派宗教政黨,令組閣談判破裂,觸發今次的以色列史上首次重新大選。
組閣困難以外,內坦亞胡亦面對主要對手、國防軍前參謀總長甘茨(Benny Gantz)來勢洶洶的挑戰,他昨日投票時亦指利庫德與甘茨領導的中間世俗派聯盟藍白黨「選情非常接近」,呼籲選民踴躍投票。甘茨投票時就呼籲國民拒絕貪腐和「極端主義」,「我們需要新希望,今日為改變而投票」,而藍白黨可帶來改變。
兩黨勢均力敵,但同樣面對籌組政府的困難,藍白黨主張兩黨合組「世俗聯合政府」,但前題是內坦亞胡必須退下來。兩黨同樣對伊朗及巴勒斯坦軍事組織立場強硬。
內坦亞胡為爭奪極右票源,在選前一周揚言勝選後吞併西岸三分一地區,在約旦河河谷和死海北部行使以色列主權,並吞併所有西岸的猶太人聚居地,競選期間亦強調自己是維持以美兩國良好關係的不二人選。不過,內坦亞胡的貪污案審訊下月就開始,指控會否影響內坦亞胡選情,還看香港時間今晨出爐的初步點票結果。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