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華為,美國針對中國科企的行動亦可能陸續有來。有美媒引述華盛頓官員指,科網巨頭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也可能成為中國政府的間諜工具。有觀察認為,被華府點名的中國企業或更難在美國投資或從商。
根據美媒報道,國務院所屬的國際安全與防擴散局助理秘書福特,曾在一次於華盛頓舉行的會議中表示,除了華為,美國也應注意如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中國公司,因這些公司能為國家機器服務;若被中國官員提出要求,它們沒有能力說「不」。而隨着科技巨企把產品及服務出口至世界其他地方,相關的人權及安全問題也隨之影響其他國家。
美禁購中國地鐵
福特稱,雖然中國當局的協助要求可能不會定期出現,但只要中國官方有心想利用,發生的可能性便相當高。分析指美國務院可能以對待華為的同樣角度,對待百度、阿里巴巴及騰訊,並收緊它們對美國的投資。
另一方面中美角力亦再添新戰線。耗資一億美元在芝加哥興建新廠房的國企中國中車(CRRC),雖然力爭獲得美國城市的地鐵車廂合約,但美國國會即將通過一項法案,禁止使用聯邦資金向中國國企或國家控制的公司購買地鐵車廂,以確保國家和經濟安全。
該法案獲得兩黨議員支持,他們認為中國中車將對美國造成威脅,擔心中國中車可能會將某些技術植入車廂,能夠通過車廂內的鏡頭或WiFi,對乘客的面孔、電話進行追蹤,監視美國人。中國中車是全球最大的列車製造商,早前已獲得上千輛列車合約,包括芝加哥地鐵846輛列車定單。
《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