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民主自由一向反覆,但自軍方2014年奪權後明顯不斷倒退,雖然國會今年3月才舉行過民主選舉,選舉制度卻偏幫軍方;此外,本無政治實權的王室,干政嫌疑越來越大,國民的言論自由亦受制於嚴苛的冒犯君主法。
君主首度選前發聲明
當地的新憲法在2016年拉票活動受打壓的公投中通過,規定參議院250議席全由軍方委任,眾議院500議席雖由普選產生,但當中有1/4來自有利小黨的比例代表制選舉,被指令過去主導大選的大型政黨影響力盡失。
軍政府亦在上台後的五年內多次押後大選,憲法法院甚至在大選舉行前數周,解散反對派、支持前總理他信的泰護國黨,令該黨近300名候選人不得參選,只因該黨提名烏汶叻公主出選總理違反《政黨法》。選舉前,政府亦嚴格控制政黨和候選人在社交網站的拉票活動,只許帖文討論政策,若被裁定為誤導選民或對他人有負面影響,涉事政黨或候選人就會被取消資格,候選人甚至可被判監10年和禁止從政20年。
泰王哇集拉隆功在今年大選前夕發聲明提醒民眾「支持好人管治社會」,以確保壞人無權引起麻煩及動盪,其用字更暗示了「好人」是親王室、建制派政治人物,君主在選前發聲明,絕對是史上首次。然而,泰國民眾不得批評君主,因他受冒犯君主法保護,違者最高可被判監15年。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