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小小投資,從來未試過,一年未完來了三次曼谷。
相對港人泰粉;三次未免小兒科,每年來Hea短者三兩天,長者一至兩個星期,統共二十多次,總和隨時超過五十天,但與藍血泰粉相比,肯定還有一定距離。
數十年前首次來曼谷,奇怪吸引程度不及北部清邁,山區空氣清涼,古城一圈歷史文物豐盛跟首都所處古暹羅王國並不相同,人口少得多具安靜,更貼近自己情愫。不過東南亞一圈,要選心儀,檳城始終排行第一位。
對曼谷曾經很挑剔;炎熱,空氣中永遠浮盪着油炸食物的油氣另加魚露的鹹濕,印象中過去親泰派色字行頭,識話人唔識話自己;眼尾斜視頗有點瞧不起……那些年望泰粉,總戴有色眼鏡。
東方酒店未加文華成為Mandarin Oriental之前,隔個寬闊湄南河,對面人家全數平房或兩層,持酒坐Veranda望湄公流水,無邊無際日落西沉,那是舊時吸引飛來泰京幾天的動力。
河對岸從無到有,從有到密,滿佈摩登高樓大廈,能否隔河望日落已無興趣發掘,對上一次來曼谷文華東方酒店大概六、七年前。
一年從歐洲經曼谷回港,稍停數天,一天太陽出來前,從靠近四面佛的住處,穿過朱那隆功大學,走向火車總站。本為旁觀附近幾座佛寺晨早出來化緣的和尚群,之後踩進如八陣圖華人住宅區(曼谷巿中心其實是個特大華埠),時近歲末,華人張羅豐盛過年一應年花燈籠裝潢並食用諸物,大陸、台灣、港澳無處可及;禮失求諸野,自此專揀年近歲晚遊曼谷。
看過數眾橙衣僧侶沿門接受民眾禮奉,轉入橫街窄巷享受異域迷失的樂趣,離著名魚翅燕窩專家「南星」不遠,唐人觀音廟對街巷口見豬髀飯攤檔,背後半檔口、半小店,上書中文並泰文「友誼咖啡」,少婦女檔主白淨斯文,就似家鄉米鋪潮汕籍事頭婆,嫻靜純熟將一杯杯咖啡沖出,還有純炭燒牛油咖央多士,讓泰籍少女端到人客桌上。
主要操潮語阿叔阿伯,偶爾銀髮阿姨,手執華文報紙,閒話家常。
咖啡入口香濃,毫無酸味澀意,人手煲出,特別系感情;從97前這杯咖啡開始,一晃而過快四分一個世紀,玻璃杯上印有泰文並方塊字「咖啡會友」依然濃郁、香氣四溢。(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