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學《小丑回魂》對抗邪惡極權 - 方俊傑

【西遊記】學《小丑回魂》對抗邪惡極權 - 方俊傑

【西遊記】
勁的人,或事,總可以歷久常新。Stephen King當然勁。小朋友時,有過一段時間,很迷Stephen King。看過《閃靈》(The Shining),看過《凶靈》(Carrie),忍不住翻看原著小說。人大一點,發現非恐怖片如《月黑高飛》(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如《綠里奇蹟》(The Green Mile),原來也出自大師手筆,佩服到五體投地。近二十年,作品流傳度好像無復當年勇,但《夜半仔敲門》(Pet Sematary)近來被翻拍成《詭墓》,《閃靈》續集《安眠醫生》(Doctor Sleep)又即將推出電影版,好像從未離開過。

當然要歸功兩年前的新版《小丑回魂》(It)大賣座。1990年的舊版,我看過,不過,我從來不會扮成甚麼也記得清清楚楚的維基百科,很誠實,就似故事中長大了的角色,對青春期往事,印象相當模糊,接近沒有。兩年前的那齣,最近反而翻看一次。兩年前看,感覺平常,咪拍得幾有美感的恐怖片囉;再看,熱血沸騰。

名成利就更要奮戰

原著小說於1986年面世,故事設定於1957年及1984年,橫跨廿七年。新版電影於2017年面世,開鏡於2016年,計一計數,廿七年前,正好是1989年,還要指明六月。小丑在小鎮大屠殺,製造恐慌,一眾小孩最終憑過人勇氣勉強逃過大難,把小丑暫時封印。很難不直接地對號入座,把小丑想像成中共政權。

第一集的結局,說到小孩們立下血誓,只要家鄉有難,無論身在何方,一定歸隊,打救世界。成年人心知肚明,類似的誓言,像結婚時許下的約定,必定被遺忘。來到《小丑回魂2》(It: Chapter Two),如果你當成一齣恐怖片,會有點似觀看《貞子3D》,小丑跟貞子一樣,由充滿恐怖感變成充滿喜感。《小丑回魂》不是恐怖片,它是一齣教育電視。

教育大家如何戰勝恐懼。邪惡畢竟是邪惡,表面上風平浪靜,還是改不掉天性,始終會顯露原形。面對邪惡,要面對,別逃避,因為一旦戰敗,讓邪惡為所欲為,根本所有人也無處可逃。幾位長大了的中佬中女,有人當上成名作家,有人當上富有建築師,有人家庭生活美滿,習慣安逸,個個本來也打算置身事外,任小丑橫行霸道。最後,無論出於內疚,出於友誼,還是出於公義,不忍下一代無辜被傷害,只能奮戰到底。

小丑來來去去兩三招:一是找些無腦的智障當跑腿,例如從精神病院走出來的惡霸,不拿着武器到處殺戮,根本甚麼也不是。你看看扮演Henry的演員,神態似足周街亂掟催淚彈的所謂香港警察。二是欺騙,扮同情扮可憐扮慘,引到無知小妹妹自投羅網,立即出賣。還好,今日的小妹妹,很少無知,不似阿婆如羅范椒芬。最後,用得最頻繁,是靠嚇。專挑你生平最怕的,強調又強調。Bill間接害死細佬,Beverly被躁狂阿爸虐待,Ben因為肥仔所以被欺凌,小丑以為是萬試萬靈的仙丹妙藥。香港人最怕亂最怕窮?高官們不斷放風,話完解放軍入城又話經濟崩潰再唔係就話推出緊急法,如出一轍。

團結不割席終得勝

解救方法是團結,不割席。築成人鏈原來有實際作用,一個向下沉,另一個可以扶起。嗌口號或唱歌也有實際作用,小丑表面上很強大,又詭計多端,真身原來弱不禁風。大家只要群策群力,不斷篤破表象,夠堅持,真相總有一日浮現,看似不可能被攻破的,要一擊即碎,原來遠比想像中容易。每晚九時或每晚十時,在大球場好在太古城也好,缺一不可。

《小丑回魂》不是童話書,對抗小丑過程中,死傷確實慘重,如果你不是曾鈺成的冷血涼薄,一定傷心難過。還記得第一集,一眾小孩自稱失敗者聯盟?事隔廿七年,他們仍然自豪於失敗者的身份。自覺nothing to lose,所以甘於付出,甘於犧牲。1990年觀看舊版的時候,理應有同樣覺悟,只恨當時年紀小。2019年再有機會看一次,沒有藉口繼續無知下去了。

撰文: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