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條例風波未息,財雄勢大嘅民建聯搶先為11月區議會選舉發功,兵分兩路,一方打正旗號,用民建聯名義,在報紙(竟然唔係文匯大公)刊登頭版廣告,「民建聯強烈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大量興建公營房屋,爭取3年上樓」,另一路兵,就係一啲同民建聯有密切關係人士,組織一個保民聯,聲言「只講民生、不談政治」,預備參加區選。
有啲人話,民建聯點解會一分為二,互相鎅票呀?其實邊會互相搶票吖!最大可能性就係民建聯在反送中事件中,盲目撐林鄭,已經失晒分,故此一批人決意另舉招牌,用「保民聯」之名去競選而已,情況就如劉江華以前在沙田區參選,掛上另外一個招牌咁樣,希望能夠力保區選不失啫,保民聯嘅顏色係深藍,選民不可不知。
至於民建聯主張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明顯係為咗嘩眾,泛民尹志堅立即踢爆,民建聯在立法會本來反對引用此條例,林鄭堅決不肯引用,得民建聯工聯會奮力支持。今次點解反轉豬肚?明顯係打民生牌。建制派分析反送中風波至今仍然腦袋淤塞,以為青年人上街,主要原因係上唔到樓,認為起多啲樓就可解決問題,可以取悅30歲以下青年及無殼蝸牛。此乃過時分析,《南華早報》(馬雲的報紙)已經發表不少教授級文章,話今天香港青年追求嘅不是物質,不是房屋,而是非物質文化,民主與自由,免於受監控的自由及言論自由。林鄭斷錯症,民建聯工聯會亦無獨立思考能力,以為當今香港人係豬,餵飽就得,故此一味提出民生政策,醫熱咳叫病人飲薑湯、食麻辣火鍋。民建聯呢次與政府及地產建設商會夾晒檔,廣告一出嚟,就開記招,商會居然表示歡迎,然後立即約到發展局局長開會商議,幾方面嘅默契非常好,亦「呃到like」,經濟干預派人士自然發表文章配合。點知市場派經濟學者唔生性,徐家健副教授在專欄(蘋果B4版,9月11日)批評民建聯鬥地主,指地產股岌岌可危矣,令人想起上世紀1950年代毛澤東鬥地主,逐步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左丁山姨媽家族被劃為富農,被逼跪玻璃,低頭聽家中舊傭工痛罵批鬥,鬱鬱而終)。他日一聲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新界原居民唔好以為唔關佢哋事,只係恒基、新地、新世界、長實受打擊,鄉村閒置土地咪又一樣!又有一個可能性,就係政府民建聯及地產商合演大龍鳳,將一啲冇三通一平,形同廢地嘅雞肋地推出來應景,呃like就算交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