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背景:
成太太(55歲)和丈夫(61歲)之前在美資公司擔任管理層近30年,但三年前因公司重組被迫離職,當時月入共14萬元。離職後,二人從事零售生意兩年,可惜投資失利,最後損失500萬元,幾乎是畢生積蓄。現時則失業約一年。
他們有一層十年前購入的單位,現市值900萬元,尚欠380萬元按揭,剩下十年還款期。另有一個細單位,將於一個月後賣出,成交價300萬元。此外,他們有強積金60萬元、基金18萬元,以及股票20萬元,股息約6厘。每月開支約6萬元,主要是3.2萬元供樓,其他為生活費、養車、物業管理費等等。由於無業關係,現時並未有任何儲蓄。
理財目標:
成太太和丈夫失業後,一直希望重返職場,幫補生活開支,但她坦言「中年再就業困難度100%」。成太太雖然擁有高學歷和豐富工作經驗,即使已經降低求職要求,仍然無回音,就算有面試機會亦好,多名僱主均明示暗示因年紀大不欲聘請,令她感到非常失望和憤怒。除了失業無收入,加上早年投資零售生意失利,令二人的財務狀況更加嚴峻。
成太太即將賣掉手上一層非自住物業,她想請教理財專家,如何運用賣樓所得的現金300萬元,以解決未來十年供樓還款及應付平日生活開支?
成先生和成太太原本是高薪一族,但三年前因公司重組而離職,轉而從商,結果生意失敗,兩年間損失500萬元,之後失業至今。筆者過去曾經遇過不少類似個案,當時人均年過五十,本來有足夠資產提早退休,可惜卻投資(或投機)失利,以致影響退休生活。
二人現時資產淨值(總資產扣除未償還按揭)共918萬元,若非損失500萬元,即現時應有超過1,400萬元資產,規劃退休生活時便較為輕鬆和容易。但由於二人並沒有兒女,又不用供養父母,若能善用手上資產,依然可以產生足夠投資收入去應付生活開支。
未償還樓按約380萬元,而股票、基金、強積金和現金(賣樓後所得)合共398萬元,本可足夠償還樓按。但由於成太太今年才55歲,要至少多等五年才可以申請提早取回強積金去償還樓按。此外,二人正失業,若向銀行申領延長供款,銀行未必批准,甚至有可能被要求提早償還樓按。
倘若出現最差情況,即二人未來五年依然失業,首要任務便是減少生活開支(包括不再養車),不計每月3.2萬元供樓,最多每月只可用1萬多元。二人可考慮將賣樓後的300萬元,保留約20萬元作緊急用途,餘下280萬元用作認購大藍籌股票收息,目標息率是4厘,即一年可收息11.2萬元。連同原本20萬元股票的6厘息率,一年可收息12.4萬元,足夠應付每年基本生活開支。
成先生和成太太每月要花3.2萬元供樓,一年便要花38.4萬元,當中9萬多元是還息,接近30萬元是還本。因此,二人需要定期沽出股票套現供樓,五年套現192萬元償還樓按,未償還按揭會由380萬元下降至約230萬元。
期望未來五年,強積金由60萬元升值至70萬元,手上股票(扣除套現供樓和生活後)和基金仍值160萬元,到時便可以有足夠資金償還230萬元樓按。之後把單位申請安老按揭,800萬元樓價每月可領萬多元年金,成先生又可以申請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因自住樓及年金不計入資產及收入),每月再多約3,500元收入。
若然二人擔心股價波動,五年後300萬元股票的市值不升反跌,到時未有足夠資金償還樓按,便應考慮出售現時市值900萬元的自住樓,套現後所得換入接近500萬元的細單位。那麼其餘的300多萬元資產,可以用作認購股票和做定存,期望每年產生約12萬元投資收入用作基本生活費。之後再考慮何時取回強積金,以及將細單位用作安老按揭(滿55歲已可申請),藉以增加每月收入。
林本利
(經濟學家、活道教育中心創辦人)
想找救兵?立即登入「理財救兵」申請連結( http://bit.ly/2AabDO4),填妥相關資料。申請人獲編輯選中,會有專人聯絡。所有資料絕對保密,不涉任何商業宣傳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