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藍,腦就殘」此一名言,本來是幾年前台灣人用來揶揄藍營支持者的,想不到今天在香港脫胎換骨,成為嘲笑藍絲愚昧的金句。由於我幾年前已在本欄「出櫃」,自爆是資深藍絲,覆水難收,今天面對「腦殘」指控,實在有必要和平理性地為藍絲(主要是本人)辯護一下,指出「人一藍,腦就殘」的謬誤。
我不代表所有藍絲,但既自命為一分子,我必有很高的藍性荷爾蒙。所謂藍性荷爾蒙,即藍絲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我認為可以用九個字概括:「守規則,講道理,怕失敗。」
「守規則」是藍絲核心價值,不必解釋。我們最憎人家破壞秩序,「總之犯法就係唔啱」。因此,示威者犯法該被拘捕,警察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更應該被拘捕。如果有人自稱藍絲,卻說:「阿Sir唔守規矩係方便執法啫。」這人肯定是偽藍,因為「總之犯法就係唔啱」,現在警察知法犯法,怎可能是例外?若有警察的子女在學校被老師毒打,然後老師自辯:「打佢係方便教學啫。」警察又是否認同?
我形容藍絲為「講道理」的人,你可能覺得荒謬,因為藍絲予人的印象,是常常輕信fake news,懶得fact-check,言論偏頗,知識淺薄,怎可能講道理呢?你有這種印象,是因為你認識的藍絲太少。你平時在網上看見的「腦殘藍」,若非偽藍,根本就是淺藍。淺藍知得不多,想得不深,他們手頭僅有的資訊,往往也是錯的。面對這類輕度腦殘的淺藍,只要你時刻保持友善,向他們提供更多資訊,其實很快便可把他們變成不求甚解的淺黃——當然,若想他們成為像我這樣的一個深深藍,那就有點困難。
淺藍不是不講道理,而是講千瘡百孔的道理,他們由於缺乏高質KOL指引,所以長期執迷不悟。在這種意義上,深藍跟淺藍的分別,不在於立場和態度,而在於知識和自信。持刀追斬黃絲的烈火大叔,若你好言相勸,循循善誘,絕對可以把他說服為黃絲;反而是衣冠楚楚,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你才最難動搖他們的判斷。這群絕不腦殘的深藍是如何形成呢?不妨拿外國一個研究作對比。
美國一群法律學者和心理學家,搞了個「文化認知研究計劃」(Cultural Cognition Project,簡稱CCP),研究大眾的文化價值觀,如何影響他們評價那些涉及公共風險(如全球暖化危機)的政策。研究人員最初假設,科學知識和數理能力越高的人,應該越意識到全球暖化的威脅,也會越認同科學界對氣候問題的憂慮。為了區分大眾的科學數理水平,研究者先給他們一份問卷,要求回答以下類型問題:擲骰子一千次,你認為擲出雙數的次數是多少?球棒和球的價格合共1.1美元,球棒比球貴1美元,球多少錢?調查結果出人意表:科學數理水平最高的群眾,比最低的那群更不傾向視氣候暖化為嚴重威脅。
為什麼有此現象?CCP 研究人員認為,不是科學數理水平越高的人,就越腦殘或越反科學,而是這些比較聰明的人,對自己的判斷更有自信,所以取態比普通人更極端。知識豐富的聰明人,不管他站在什麼立場,都很易成為極端分子,因為他們太有信心自己是對的。故此,深黃絲有很多高級知識分子,深藍絲亦然。這群深藍絲可以在看過不同渠道的資訊後,繼續撐警,繼續對示威者反感,且堅信自己正確。
既然深黃深藍都可以是聰明人,是什麼令他們割席呢?家人分裂,通常是父母藍而子女黃,但我認識一位德高望重的深黃長輩,女兒卻是藍絲醫生,這就令人有點費解。我想到的最有說服力的解釋,不關乎智商,是關乎性格:藍絲比黃絲更怕失敗。
深藍絲擅長理性分析,他們知道對抗強權,事倍功半,所以下意識「西瓜靠大邊」,很抗拒加入「人生失敗組」。深藍不是腦殘,不是沒有良知,而是他們與生俱來對失敗的恐懼,掩蓋了其他所有判斷。當然,他自己也未必可以直視自己的窩囊,於是找來各種各樣反抗爭的理據,築成一座眩目的七寶樓台,但只要你把這七寶樓台化整為零,就發現當中一無所有,唯有一顆脆弱的心。
看到這裏你可能問:「你自稱深深藍,也是這種人嗎?」我當然是,但深深藍跟深藍不同之處,是深藍買年輕人輸,而我賭年輕人終究會贏——畢竟,他們才是李嘉誠口中的「未來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