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誓不低頭

【飲食男女】誓不低頭

有人說上天很公平,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在成長之路折騰歷練一番,終究又歸塵,歸土。又有人批評上天不公,有人生於金煌之家,有人卻流連於貧民窟中。只是,無論出自何處,未來總是未知。富人可以青雲平步,也可以失足落魄;貧者可能越加潦倒,也可能得貴扶搖。出身既有難逆之實,那麼命運或許是可叛之途,只要有信念,不低頭。

窮苦出身的代表,有他。他是凌強,人稱「強哥」,生於平庸家庭,家中排行最尾,卻也是沒得寵,十一二歲輟學打份牛工,立志要成為老闆。果真,他創立的老字號「強記飯店」,至今仍堅韌地屹立於灣仔天樂里。人貴不在於富,在於心,只本着「用心」兩個字,做人、做事、做食物。他說,懷抱良知人自貴。

早上八時的灣仔,已經開始熱鬧起來,車子於馬路上奔馳,行人路上的行人不知是感睏,還是被揚起的塵埃波及,一個二個掛着一副愁容不特止,雙眸中更集結了一眶淚水,趁着打呵欠的一瞬淌下。倏地,一名穿上寶藍唐衫的老翁擦肩而過,只見他一臉精神爽利地步進一家食店,抬頭往右側一看,是一個大紅招牌,除了「強記飯店」四個大字以外,旁邊還有整齊排列好的四字組合,如「精美茶餐」、「四季燉湯」、「炒粉麵飯」等,反倒是小店主打的燒味沒有名列在內。也對,老街坊都知道這老字號賣的是燒味;即使是途人,經過窗口的燒味掛爐便能知曉。

油雞用熬製了數十年的雞汁浸製而成,充滿酒香。

燒腩仔要做到皮脆,要入爐兩至三次並鬆針透氣。

燒肉想皮脆要趁熱食。

憑良知

藍衣老翁站於門側的收銀處跟員工閒聊着,這是小店的老闆「強哥」。放眼店內,偌大的廳面左右兩側是卡位,中間則是較大的長枱,牆身都用老式鏡面,並張貼了餐單。強哥聊完後,穿過廳堂,推開後門轉入廚房。廚房分了兩邊,較大的一邊是明爐及炒鑊位置,較小的一邊則是砧板及醃製工場。廚房內只有兩名師傅在場,一名負責燒味製作,另一名則作出輔助,執頭執尾。強哥搭搭兩位師傅肩膀,指店裏每個員工在強記工作超過二十年,做燒味的「鏡師傅」是其中一位,他對師傅的要求,就是絕對遵照他的做法,「佢哋喺出面點做我唔理,總之嚟到強記就要依照我嘅模式。」

所謂燒臘,就是臘味及燒味。師傅來自廣州,他對燒味的要求絕對嚴格,叉燒用豬的後頸位置,半肥瘦的豬肉較適合做叉燒,而一塊豬肉的頭尾部份較硬,所以盡量切走頭尾位置,只用中間部份,頭尾肉則用來煲例湯,他強調這絕對是堅持,雖然成本很高,但好吃更為重要。接着啤水,即不斷沖洗豬肉,啤出血水令豬肉不會變黑,然後進行醃製。醃料有糖、鹽、五香粉、玫瑰露及雞蛋,還有一點與眾不同的,就是加入生粉令豬肉鬆化,拒絕用鬆肉粉,師傅邊醃肉邊解釋:「我自己都唔想食到鬆肉粉,一嚟對身體唔好,二嚟怕破壞叉燒嘅肉味。」

叉燒外脆內嫩,充滿肉香。

油雞肉嫩多汁,確有驚喜。

燒鵝皮香,與鹹檸檬配合十分惹味。

叉燒攪拌均勻後,要每隔五至十分鐘再攪拌一次,重複一小時,好讓其入味。醃完後用鐵針串好,放進爐裏燒,第一轉燒三十分鐘,取出來再回爐,第二次取出後塗上麥芽糖,然後再燒二十分鐘,過程中要密切注視,因為上糖後的叉燒很容易搶火變焦,要燒得剛剛好不焦黑,這就是師傅的技術。

燒叉燒期間,師傅開始製作燒鵝。一隻鵝的價錢至少可以買三隻鴨,但他堅持賣鵝,因為口感跟鴨是兩碼子的事。首先把來貨的鵝隻清洗乾淨,晾乾水再醃製。先放淮鹽、糖、鹽、五香粉,塗勻內腔後十分鐘左右,再放入乾葱、蒜頭、八角、薑片及鹹檸檬,放鹹檸檬是強哥自創的秘方,因為鹹檸檬跟燒香的食物十分相配,令燒鵝更惹味。將鵝腔塗抹均勻後,就可以縫針,把鵝身的洞口補上,整隻浸熱水收緊鵝身,收身後浸鵝水,所謂鵝水,裏面有白醋、浙江醋及麥芽糖,一來入味,二來輕輕上色。然後掛起風乾,乾透後可以入爐燒。燒鵝只需要入爐一次,由頭燒至尾,燒出來的鵝身金黃得來帶火色,肉有鵝味,皮要脆口就算完美。

其他燒味還有燒腩仔,腩肉首先煲出血水,然後上皮,即是用鹽擦豬皮,再塗上白醋,再來是翻轉腩肉,同樣用鹽醃肉,掛起腩肉吹至乾身,乾身後入爐。腩仔要燒兩次,如果皮厚要燒三次,第一次出爐後,刮走焦黑,於外皮塗油,又要鬆針讓豬皮有氣孔排氣,不能起氣泡。入爐再燒,讓火氣一直滲透皮層,這樣才鬆化。燒豬期間,只見師傅又在旁用傳統的鹹水草紮實準備製作豉油雞的雞隻,因為鹹水草有韌性,不會斷開,越浸越韌,即使勒着雞頭雞頸,也不會把雞弄傷,最後把雞浸入豉油雞汁,一打開鍋蓋,即傳來陣陣酒香。強哥表示,油雞最重要夠酒味,雞肉才香,雞汁越濃越入味,由有強記至今,仍然用着同一鍋雞汁。終於完成了早晨的廚房工作,強哥雖然不用落手製作,但仍然伴隨左右,他邊步出廚房休息,邊言:「第一個思想就係諗點樣做得好,絕對堅持每一個工序都唔可以少,因為少一個工序就會引致出嚟效果唔靚。」這是作為老闆及廚師的一份執着。

醃叉燒要每隔十分鐘攪拌一次,很考驗師傅臂力。

原盅燉湯也是小店的熱賣。

憑信念

好了,這下子可以休息一會兒,強哥自己倒了杯水坐在一旁,沒有半點老闆的架子。畢竟是草根出身,又是一個熱愛燒味的廚師。小店於一九八四年開業,「強記」之名當然就取自其名,至於何以以做燒臘飯店為主,則有關他成長中的一個情意結。靜下來,他又開始訴說自己的故事。

在他印象中,小時候家裏沒有甚麼好飯餸,最期待的,就是每個月爸爸出糧時,會買三毫子叉燒回家加料,一家幾口吃着一小件叉燒,開心得不得了。以至小子十一、二歲輟學找工作時,就因為喜歡燒味而入行。當時做酒樓廚房的他,明明眼見做燒味部最辛苦,雞鵝鴨拎着不輕,來貨後要處理,要搬運,他仍然要學做燒味,不嫌其麻煩,不嫌其辛苦,每天快樂幹活。或者是自小家境不太好,他沒有過着庸碌的日子,而是比其他學徒更努力,因為他立了志,將來必要做老闆。

努力當然不會枉費,十七歲的他已經成為了燒味部大廚,並受邀到外面開班授課。手藝受到肯定,強哥終於存了足夠的本錢,創立自己的飯店,由於自小在灣仔居住,所以挑選了這個地方開店,賣燒味是必然。對他而言,燒味除了是情意結,又是大眾化之食物,平民一點就吃碟頭飯,富人通常斬燒味回家加料,有錢沒錢都可以吃燒味。問到他們家的燒味有何不同,他說:「你頭先都見,係製作上唔同,我嘅做法係用心去做,好食嘅食物工夫繁複;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一直以來,他都抱持這個宗旨。可能小店是舊式,客人種類也沒怎樣變,都是街坊、打工仔,現時年輕人也不少,雖然食物種類多了,但來這裏的客人,還是以吃燒味為主,熟客光顧了這麼多年,吃的自然是一份感情。至於強哥,每日最高興就是見到熟客可以「打牙骹」度日:「每日返到舖頭好開心,見到客人開心,見到出品好仲開心,客人食完讚你就係最好嘅回報。」

強哥做燒味數十載,小店也經營了三十餘年,種下了一份相當深厚感情。他形容,開一間店就如生一個小孩,由誕生到撫養費盡心力,中途的含辛茹苦,好讓她一直生存下去,這個過程更為艱辛。猶記起最困難的沙士時期,虧本是必然的,當時要去張羅資金,不惜將自己的飾物變賣,直頭是賣當借。他不是沒有想過關門就算,令他堅持下去的原因,除了對自己心血的不捨之外,對員工的責任也是一大因素:「呢度有二十幾個夥計,即係二十幾個家庭,冇得做會好困難,所以我點辛苦都要渡過難關。」

幾經辛苦維持小店的營運,強哥笑言小店現時已步入中老年,自己亦然,今年已經六十九歲,雖然覺得退休了很無聊,但始終工作幾十年,力氣也不如從前,如今只能希望有人傳承他的手藝,子女都不願意接手粗活,幸而有位世侄女可以回來接手,雖說對方沒有經驗,但她願意學的話,強哥坦言一定會盡力教:「邊個想學我都會教,每個人都要經歷成長過程,唔識做就要一直學習,我絕對願意教,冇所謂絕招,最重要用心去做,就好似周星馳套電影《食神》咁。」

後生一輩願接手,小店彷彿又重生,由嬰兒再開始一遍,希望一代接一代,保持招牌。他望着客人吃光了整碟飯離去,臉上是掩不住的自豪。

如果說,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繫上一個情意結,那麼對強哥而言,想必是燒味。即使活於困境,仍然爭取過更好的日子,也許是命運,也許在抗命,反正努力過,便無憾。●

豬肉的頭尾部份就用來燉湯,物盡其用。

小店午市及晚市都見滿座,生意尚算不俗。

強記飯店

地址:灣仔天樂里9-17號兆豐大廈地下
電話:25745991
營業時間:7am-12mn

強哥的夢想是成為老闆,結果他憑努力達成。

撰文:黃寶琳
攝影:馮逸家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