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娥應悔修條例 遍地開花鑊鑊甘」 - 林夕

「月娥應悔修條例 遍地開花鑊鑊甘」 - 林夕

這是香港最漂亮的中秋,也是最哀矜勿喜的中秋。

正如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清一色黃燈籠比平日五顏六色顯得悅目,只因在社會撕裂中有另一種團圓的感覺。

手牽手舉起手機讓獅子山巔閃爍到山腰,與對岸太平山用螢光揮手,只因香港今年社會特別黑。

若在平日太平日子的太平山,這景觀堪稱壯麗,而壯麗只是個不帶感情的形容詞,不過是一聲驚嘆,像明信片風景畫般,煙花井噴也很壯麗、繁華燈飾也可以很壯麗,而和你牽的壯麗,因悲壯而美麗,令人動容的不只是視覺效果,是畫面背後的民心。

巨形天燈變成貼滿願望訴求的連儂燈,如果像台灣一般可以放天燈,一個個升空,何其優美。只是天燈上寄託的願望啊,很少如香港人此刻的迫切,比例牌的世界和平還要真實還更加大愛。

眾多商場同步或接力大合唱《願榮光歸香港》,身在現場的話不必說,光是看片,有很多人說感動得想哭,是因為抑壓了很久想哭,才被感動,抑或歌聲悅耳被感動到想哭,已經不重要,這種團結,是從這幾個月以來還沒結疤的傷口,因為痛,所以痛快。

中秋要吃團圓飯,真香港人也趁這個機會喘息一下,旣熟悉又陌生的人依然毋忘團圓與團結。林鄭自言要建立溝通平台,若看到今年中秋這種種場面,不知有何感想與敢想。如果有心進入社區與民溝通,選擇親臨其中一個廣場,唉,中秋佳節,香港人也不是野蠻人,見你孤苦伶仃只有三萬警察,不會衝擊你,只會質問你,中秋節有多少年輕人因與父母意見不合,無家可歸,你會出巡探望吓麥難民嗎?

不,她只敢到民建聯票倉老人院,匆匆忙忙派月餅給無力抗拒的老人,拍過照交代過了,隨即從後門鬼祟閃人,自我成全了不能去理髮的牢籠歲月。

老老實實,這動作假得不可以再假了,老人其實不適合吃月餅,能不能動用一下心思,跟老人對談,趁這個佳節,假裝詢問一下住老人院有什麼缺乏有什麼需要?不過,老人家若有知,動用了二十多名防暴警守在大門外,無辜被打擾受驚嚇,成為林鄭的人肉道具,也可能會即時街坊上身,大罵這裏不歡迎你。

我借用朋友創作的一句話:「月娥應悔修條例/遍地開花鑊鑊甘。」月圓之夜,最孤寂的應該是林鄭,不過,以她個性,會認為無敵,所以寂寞。此外,中秋團圓日,被捕者好像不超過十人,算係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