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0年在南極見識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後,我就答應自己每年起碼都要去一個從未踏足的地方親親大自然。今年的暑假我來到葡萄牙在大西洋的自治區,以秀麗風光聞名的馬德拉群島(Madeira Islands)。在首府里斯本西南大約一千公里的馬德拉群島以馬德拉島為主要島嶼,另有長達九公里白沙灘的聖港島(Porto Santo)和數個杳無人煙的荒涼小島。
這個連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也曾居住過的怡人小島由火山噴發而成。據說是幾百萬年前在大地震發生時,因為地殼移動而從海底冒出來的天賜福地。從遠處望過去,就像漂浮在廣闊海平線上,一顆奇𥧌壯麗的蒼翠綠寶石。屬於地中海氣候的馬德拉島四周盡是崇山峻嶺,海崖峭壁。連綿起伏的青山高聳入雲,白煙繚繞下的重巒叠嶂,是歐洲著名的徒步旅遊景點。因受海洋氣流和地理環境影響而早晚溫差變化大,經常積雲成雨,潤澤大地。因此島上的資源特別豐富多采,盛產甘蔗、各種熱帶水果如多款口味的熱情果(檸檬、番茄、菠蘿等)、不同品種的香蕉,還有聞名世界的馬德拉葡萄酒(Madeira wine)。屬於加烈酒(fortified wine)一類的馬德拉葡萄酒,優質的佳釀可作為餐前酒,也有不少較大眾化的出品會被作為美味珍饈的調味之用。
馬德拉葡萄酒舉世聞名
這次來到馬德拉島,在原住民好友Pedro和他的父親Antonio帶領下,來到充滿歷史風味的特色旅遊景點Fajã dos Padres。在陡峭懸崖Cabo Girão旁乘坐新穎先進的纜車,享受一望無垠的大西洋遼闊景致和島嶼南部泛起白邊的連綿海岸線之際,不消數分鐘已可直達300米下的海邊伊甸園。一踏出纜車,就仿似踏進時光隧道。Fajã dos Padres大約150年前是傳教士的聚居地,約50人在此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眼前茂盛的果園繁花似錦,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綠茵鬱葱,難怪,島的名字「Madeira」在葡萄牙文就是「樹木」的意思。早已在等待的主人翁Mario Fernandes是Antonio的多年朋友。他親切地迎上來打招呼後,即一臉自豪地帶着我們一夥人往平時不多對外開放的酒窖方向前進。
仍舊保留原來風貌的石屋內,只有大約十來個小型酒桶和簡單的工具。上面以粉筆寫上「Malvasia」、「Madeira」、「Terrantez」等的葡萄品種和不同年份。原始的魅力,大概是Fajã dos Padres在世界各地人氣超高的因由之一。數年才生產650瓶的精品,據說美國人是不問價格見一瓶買一瓶的。1998年出版的Alexander Liddell權威著作《Madeira The Mid-Atlantic Wine》,就把Fajã dos Padres在馬德拉酒界的地位,以Château d’Yquem在Sauternes界來相提並論,非凡身價可見一斑。
Mario以竹製的盛器,從眼前的木桶徐徐倒出琥珀色的2005年Malmsey(Malvasia為葡萄牙文)給我品嚐。甜美香盈,柔和芬芳的氣息充滿口腔內,淡淡的焦糖咖啡香餘韻一直在喉頭裊繞,難怪連大文豪莎士比亞也是Malmsey的忠實擁躉。由於19世紀時期席捲整個歐洲的根瘤蚜蟲災害,原本此區的Malmsey葡萄品種早已消失了。但有日一名員工在山區上,突然發現有一棵野生植物的形態很像Malmsey。Mario找來專家鑑定後,立刻珍而重之地好好培植。酒窖前一片碩果纍纍的葡萄園,就是由最初的滄海遺珠培植出來的。
Fajã dos Padres現代伊甸園
由於酒價不菲,Malmsey並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負擔得來。現在的Fajã dos Padres,更像供民眾遊樂的現代伊甸樂園。山頭的有機果園佔地約九公頃,長年供應清新可口的時令蔬果食材。我坐在只於中午營業的海邊餐廳露天廣場上,遠眺岸邊絡繹不絕的泳客跳水遊樂;也有帶備書籍在石灘上享受日光浴的一群。遊客可乘坐私人遊艇到專屬碼頭,直接上岸用膳。喜歡在大自然懷抱中入睡的,島上有數間裝修設計簡約的度假屋就在海邊。餐後我們眾人在島上踱步漫遊,羊腸小徑的兩邊種滿綠色植物,偶有零星的橘紅飽滿芒果高掛其中,更多的是擎天古木,嶙峋巨石。人在大自然裏,渾忘一切煩囂。
撰文:楊崢
寧可不化妝,不可不吃早餐;愛時裝愛遊歷、更愛美食的模特兒、節目主持人、專欄作家。
IG: vanessayeung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