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於9月8日在慈山寺發表投資未來主人翁,網開一面論,並非一人之言,看來是根據市場意見,有感而發的。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民意調查,有神準,有失準,平均而言,是雖不中亦不遠,只有一些滿懷偏見的人,才會咒罵民意調查專家(如鍾庭耀便飽受壓力和攻擊),竟會殺死傳送訊息的信差,據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的8月調查發現,48.7%受訪者認為示威者與政府應「各讓一步,求同存異」,同時有38.8%主張示威者堅持訴求不退讓。7月份調查顯示有73.4%人士同意爭取訴求應堅持和理非,但此比例在8月跌至58.8%。於此可見,林鄭支持警方強力鎮壓示威,不時出現警暴行為,不止達不到「止亂制暴」的目的,反而更引起市民反感,令和理非人士比例下降。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當然是忠實建制派,他慣於研究民調,老早在明報「筆陣」專欄指出:「民氣可慮」,即是指多數民意在示威者一邊,值得當權者憂慮,考慮,但林鄭上台之初,已廢除中央政策組,撤換新聞統籌專員,特首辦公室由前入境處長陳國基(紀律部隊人員,慣了聽命行事的官員)擔任,由開始到現今,都忽視,輕視,蔑視民意調查,只憑主觀意志,一聲心急修例,便鑄成大錯。
不談隨機抽樣調查,用真金白銀「投票」的人士有何反應?9月4日早上股市不隨隔夜杜瓊斯指數下跌而下跌,反而開市便升,已令人疑惑下午二時傳出消息:林鄭將宣佈撤回修訂逃犯條例,恒指立即火箭式上升,最高曾升1126點,收市升995點,報26523點,為之後的升幅打好基礎。姑不論有無人大政協建制派議員憑內幕消息先獲甜頭,通常股市對某一消息反應強烈,便是歡迎,喜愛該消息的意思,投機者用自己的銀紙來買入股票,是最真誠的投票。9月4日恒指的急升就是市場百分百支持林鄭讓步、釋出和解善意。反面例子便是香港交易所在9月11日晚宣佈「不請自來」地收購倫敦交易所,港交所股價(ADR)即時下跌,便是市場看淡,不喜歡港交所的敵意收購。
香港的民意和金融市場,毫無疑問,贊成政府先讓步,用懷柔政策勝於警棍扑頭。李嘉誠十分理解民意走向,提出「網開一面」之議,純是為了香港好,希望香港重歸和理非主導。料不到某些極端藍絲立即對李先生展開謾罵、攻擊、抹黑,以筆桿子更勝槍桿子的暴力攻擊他,真可怕,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