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鴻的大兒子十四歲,暑假之後轉去紐西蘭上學,做中四插班生,讀一個學期,紐西蘭放暑假之後,明年就是中五學生了。
香港學生學業沉重,到了紐西蘭才知道什麼叫作開心上學,他在香港學的功課比紐西蘭同級中學深得多,所以插班高一級也不覺有壓力。問題就在這裏,同樣的學制,同樣讀到中六畢業,學到的知識也一樣可以應付大學考試,那香港教育把學生弄得負擔沉重死去活來,到底所為何事。
阿鴻說兒子到了紐西蘭,學校生活愉快,唯一還沒適應的是體育。紐西蘭學校注重體育,鼓勵學生參加運動,項目繁多,不參加不行。對於整天宅慣在家對着電腦的香港孩子來說有點吃不消。但那倒不怕的,過兩個月就習慣了,孩子受環境影響,也會激發出鬥心,見到同學們個個運動了得,自己也不想落後,遲早陽光燦爛。
這倒是我們小時候好了,那時候不要說電腦,就連電視都沒有,男孩子多數都在球場上過日子。那時候,只要一進球場大門自然會有一種壓抑不住的興奮感,這種感覺一直延續到今天,如今每次一進球場更衣室,就會莫名興奮起來,球衣換得特別快,急急忙忙就撲到球場上去。球場上陽光燦爛,人也像回到了陽光燦爛的少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