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無力搬遷 留守至最後

老人家無力搬遷 留守至最後

今年63歲、因腰椎問題而行動不便的院友阿佩,入住寶星3年。她大讚這裏的服務,「啲姑娘又好、又細心、品德又好,喺度住得好安心、好安樂」。她表示已無能力尋找新院舍,本來已將寶星當作終身之所,現只能留守到最後一刻,「你話『安享晚年』,呢四個字講就易,邊有人畀錢我哋?我一於唔搬、一於唔走㗎喇,到時點俾人抬我都冇所謂㗎」。88歲的關伯曾經入住過5、6間院舍,但無一滿意,只幾個月就轉院,唯獨寶星一住6年,「呢度啲姑娘好有心餵飯、又平,出面啲老人院幾多綜援都攞晒你」。他亦直言難以找到新院舍,家人亦不欲收留照顧,反而院友更似一家人,決意留到結業再作打算。

一直關心寶星被逼遷一事的前瑪嘉烈醫院註冊護士、葵青區社區幹事趙寶琴指,她以往曾到過寶星做外展服務5年,認為兩位老闆一直都好有心做,特別是伙食質素明顯比一般院舍好,院友和職員又會一同用膳,像一家人一樣。她認為,老人院跟學校、醫院一樣,屬社會福利服務,政府應該更主動介入這類結業事件,例如在發牌給新院舍時,可以附加條件要新院舍接收原有院友,並保持原本的生活質素;甚或介入於院舍、業主和新租客之間做一個調停的角色,三方協商一個對老人家更好的決定。

物色合適地 重建安老院

新租客「迦南護理服務有限公司」表示,不考慮頂手寶星的原有牌照,是「希望以一個嶄新的長者照顧理念提供護理服務」,又指舊有的設施或設備不適用於它們新申請的牌照,而裝修工程亦會為長者帶來不便及風險,影響院舍的日常護理程序。

社會福利署表示,會為寶星護老中心個別有福利需要的住客提供跟進服務,包括安排其他住宿照顧服務,但不會介入私營安老院之間的業務磋商。業主華懋集團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林女士始終為無法繼續照顧院友們心痛,「我自己責怪自己,如果我唔做呢間老人院,啲老人家唔使搞到今時今日,要為跟住落嚟嘅日子去徬徨」。

廖先生指,他倆母子仍希望有合適的地方重建寶星,但因申請牌照和資金問題始終困難重重。他亦希望華懋的高層親自到寶星了解其苦況,「不要高舉正義之名,卻在黑箱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