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的三花 - 沈西城

麗的三花 - 沈西城

三個蓄着亞米加髮型,婀娜多姿青春少艾,肩並肩,亭亭依偎。身穿旗袍,臉帶春風,巧笑倩兮,中人欲醉。她仨是誰?現在的人大都記不起。我一眼辨出,不正是昔日麗的三花嗎?梁舜燕、黎婉玲、龐碧雲。五十年代末,三位可人兒聚在一起,為麗的映聲播新聞,我每夜必看。小孩兒哪懂關心社會時事,只為貪慕三位姊姊姿色,色不迷人人自迷嘛!多看一眼,精神健爽。三人論資力,最高是龐碧雲,五五年已拍電影《泣殘慈母淚》,很受歡迎,連拍了十九部,雖非主角,亦係二幫花旦。六五年龐碧雲拍《電梯女郎》,雪膚花貌,豐若有餘,跟衣着趨時,倜儻佻達的麥基演情侶,外形相襯,觀眾視為情侶,後方知是美麗的誤會。龐碧雲在麗的映聲穩坐阿姐寶座,三花自以伊最紅艷。我較喜歡黎婉玲,芳名跟我初戀女友相同,愛屋及烏,好感萌生。黎婉玲也拍過電影,僅兩部,我看過《無敵女殺手》,視而影多不紅,可當主播,姿首清妍,舉止閒雅,則是吸盡無數觀眾眼球的亮星,報新聞,咬字清晰,飄逸自然,出谷黃鶯聲,繞耳不去,觀眾焉能不癡迷?

麗的映聲前身是麗的呼聲,位於大佛口,四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啟播,母公司是英國麗的呼聲。當年香港一流播音員齊集於此,計有李我、鄧寄塵、譚炳文、高亮、鍾偉明、李平富、蔣聲等,香港電台莫能與之禦。麗的呼聲每月收費九元,另加安裝費十五元,訂戶不絕。李我的天空倫理小說,固然吸引,鄧寄塵的詼諧講古,不遑多讓,他一人可扮八種不同聲音:男、女、老、幼,再加各種聲響,冠絕同儕。八零年我在無綫工作,有幸在九龍富榮華酒樓跟塵叔茶聚,談到當年的麗的呼聲,自豪地說「當年我同李我兩個人擔起成過麗的呼聲。」係真話,並無花假。譚炳文、高亮、鍾偉明當時已出道,號召力不如老前輩。塵叔跟新馬仔合演的《兩傻》系列,乃我少年時良伴,問跟祥哥是否好老友?塵叔擺手:「邊處係,拍完戲,田雞過河各撐各!」,抬起雙手左右分開,十指略鈎,作田雞跳,由是可知跟祥哥交情一般。為何如此。塵叔吁口氣:「唉!佢係大老倌,我係茄喱啡,有乜好傾!」地位懸殊,冇朋友做。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塵叔這樣的人不多。後來有緣結識祥哥,提起此事。祥哥嗡嗡鼻子:「唓,我祥哥邊係呢種人呀!嗰陣我每晚拍通宵,日頭要瞓覺,邊有時間同人飲茶吹水!」非地位有距離,而係時間苦短。迨至五九年八月香港商業電台啟播,何佐芝高薪挖角,以月薪七千元,將麗的王牌李我羅致商台,對麗的投下致命一擊。播音大師離職,觀眾群起追隨,將軍一去,大樹飄零,麗的呼聲收聽率每況愈下,更由於收費,難敵免費的商台。香港人勢利,紛紛轉投商台。麗的呼聲難以經營,終在七三年九月三十號停播。麗的呼聲高層亦非與易之徒,早於五九年首創香港第一家電視台麗的映聲,跟商台競爭。八一年易名麗的電視,重用麥當雄、蕭若元等正面跟無綫交鋒。風頭之盛,一時無兩。六十年代我最愛收聽麗的呼聲轉播的香港業餘歌唱比賽,可惜有聲無像,總覺欠缺。既有電視,就可睹歌者風采,於是求母親裝一部,哭作胡拉,給我纏得沒辦法,只好花五十元安裝費,在客廳擺了一台,哈哈!得償所願。雖是黑白,已是無價寶。

小花之一的梁舜燕,上月方去世,享年九十,人生路有多少個九十?應無憾。我在無綫工作時,隸屬創作組,鮮有跟藝員聯繫,因而跟梁舜燕緣慳一面,倒是與他的長子阮惠源有點交情。九一年我在日本出版社工作,惠源來找我談廣告事。告我他母親最喜歡演戲,那時已是六十婦人,秀慧絕倫,了無倦態,劇集一集接一集。梁舜燕拍戲不多,印象中只有兩部,都是外國電影,客串性質,並不吃重。最為人知是六十年代在麗的映聲當新聞主播和綜合性節目主持。伊精於美容、衣着,節目中盡展其才,女性觀眾視為儀態導師。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歲月匆匆,碧雲、婉玲何在?倦客如今老矣,舊時不奈春何,吾無心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