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著名電影導演,老了殘了,周身病痛。由細至大無數往事湧上心頭,忘不了那些愛與恨,情與慾。同時在痛苦與止痛之際,發生有淚有笑的新事。
《萬千痛愛在一身》(Pain and Glory),是西班牙電影詭才艾慕杜華Pedro Almodovar的半自傳新作。他生於1949年9月25日,即將七十歲。人生七十古來稀,不過現代世界延年益壽,活地阿倫、奇連伊士活八九十歲仍然拍片,年方七十不再稀罕了。當然,這是艾慕杜華自我回顧的適當時機,此片好在不但有過去,亦有現在,還有前瞻,難怪甚獲好評,並且使主演的安東尼奧班特拉斯Antonio Banderas贏得今年康城影帝獎。
艾慕杜華一向兼顧雅俗,既有個人特色,亦擅長講動人故事和搞情慾「綽頭」。這部片並非正式自傳,半真實半虛構自由發揮,交織得相當豐富。
話說導演主角似乎江郎才盡,身弱心灰,但重看自己卅年前的舊作,發覺原來不差。還對當年極不滿意而至反臉絕交的男星改觀,化敵為友,帶來長年冤家一笑泯恩仇的喜劇感。亦可見演藝界往往恩怨糾纏,是非多多,要用時間來澄清擺平。
這是劇情前段一個環節,發展下去就多枝多葉,變化多端。觸及毒癮問題、醫療問題,還有小劇場獨腳戲。其中一個戲肉,是主角導演與同性戀舊男友久別重逢,這段戲特別有情有趣,在含蓄溫馨的閒談話舊中,擦出火花。
片中經常穿插的童年回憶,最有懷舊風味。那是清貧年代,近似香港舊粵語片,但不是住木屋或板間房,而是住山洞,奇在別有陽光燦爛的洞中天,並非人間地獄。最妙是聰明的童年主角,竟然做了文盲青年工匠的老師,教他認字寫字。那個英俊工匠的健肌,還使小主角初次「想入非非」,而當年工匠的手筆,數十年後也引起巧合的奇遇。
童年回憶的媽媽,彭妮露古絲Penelope Cruz飾演,很重要,是主角最愛的親人。這個蓬門師奶生動爽快,亦像舊粵語片婆媳不和。後來媽媽衰老了,由另一演員扮演,中年主角盡心照顧她,母子親情感人。事實上,艾慕杜華電影常有母親角色,他媽媽在1999年逝世,那年他就拍出名作《論盡我阿媽》(All About My Mother)。
艾慕杜華也拿手刻劃母女關係,彭妮露古絲主演2006年的《浮花》(Volver),便是母女情傑作,2016年《胡莉糊濤》(Julieta)也以母女恩怨為核心。艾慕杜華或許有些「想做女人的男人」成份,因此描寫女人心常有獨到之處,《女為悅己者狂》(Women on the Verge of a Nervous Breakdown)就是他的八十年代名作。妙在他2011年拍出《我的華麗皮囊》(The Skin I Live in),是男變女的驚險片,十分奇詭和妖艷。
今次他半夫子自道,則把同性戀男導演拍出立體感,讓安東尼奧班特拉斯改變形象,發揮演技得獎。班特拉斯本來正是他提拔捧紅的愛將,精壯時期成為魅力男星,當上銀幕上的「慾望」對象。到了《萬千痛愛在一身》,他變了恩師的化身,扮老扮殘,但毫不造作,十分細緻貼切,還有揮灑自如又自嘲的老才子風采,被長期女助理忠心追隨,這女角也演得好。
至於電影導演自道之作,最經典當然是六十年代意大利費里尼的《八部半》,形式與內容都創意奇高,在世界影壇影響重大。艾慕杜華這部新作無疑有所仿效,包括童年回憶,不過電影技藝就平平常常,不是費里尼的大師級數。
《萬千痛愛在一身》的特色,是描述一個飽歷滄桑「老人家」的舊回憶和新體驗,沒有賣弄花巧,痛與愛都有閒話家常之感。主角是否電影導演不大重要,根本上,片中沒有電影界內幕,亦沒有片場和拍片情景,這方面和《八部半》不同,亦和今年塔倫天奴的美國影城懷舊之作《從前有個荷里活》大異其趣。
艾慕杜華執導揚名接近四十年了,八九十年代的《激情迷宮》、《慾望規條》、《女為悅己者狂》、《綑着你,困着你》、《情迷高踭鞋》等吸引到各地擁迷。我認為他最成熟之作是《浮花》,很日常生活而拍出奇采,甚至有靈異的妙趣。當然,多產的他也常有不大好之作,近年《胡莉糊濤》就的確有些糊里糊塗。
今次他認老了,沒有標奇立異,好在有真情實感,又在頭痛脊痛心痛中「追龍」,用毒品止痛,乘機親身體驗癮君子感受,但他沒有沉溺毒海,有意志求醫解救,亦不失愛心和情義,結局是積極樂觀的。看來艾慕杜華還可以繼續創作。
說起來,現在西班牙影壇除了他,還有哪位名家呢?常拍弗蘭明高舞蹈片的前輩卡羅斯梭拉更老牌,然而自我重複很老化。其實整個歐洲影壇不再輝煌,足球明星和教頭的國際知名度,早已遠超電影明星和導演。艾慕杜華總算寶刀未老,拍出戲味。
(注:本欄每周由不同作者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