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專題】女人錢容易賺,每名女生花在護膚品的金錢,每月都可能過千元,美白、潔面、保濕、抗衰老,林林總總,買大牌子產品更動輒每支都過千元,但買貴價品又是否一定有效?
「名牌貴在請明星代言」
23歲的Agnes是一名本土護膚品牌配方師,她跟一般女生一樣愛靚愛打扮,加上大學時讀生物科,特別多留意護膚品的化學成份;她以科學口吻肯定地跟所有女生說,「大牌子賣得貴,未必貴在成份,只係貴在請咗個明星代言」。
研究過各大品牌的護膚產品成份,Agnes估計名牌產品會賣貴成本價至少五至六倍,而廣告聲稱的名貴成份,其實大部份都沒有列明分量,可能含極少量,但功效就被誇大,只為提高售價,「美白、抗衰老產品通常賣得比較貴,成千蚊以上都見過,呢啲咁名貴嘅產品,就算點好都毋須去到咁貴」。
Agnes現時是護膚品牌Factiv的配方師,亦是老闆之一,她指調配一支30毫升的美白精華,由於大部份成份是水,連計其他材料成本,大約只需100至200元,「以前唔識嘅時候就幾貴都買,但發現原來成本咁平時,我就會揀返本地甚至台灣牌子,售價可以平一半,而且成份九成以上相似」。
現時Agnes用的護膚品,包括精華、面霜、爽膚水都是自己親自調配;但別以為這是一門高深學問,只有理科生才懂,Agnes說當初自己都是從書本及YouTube影片學習,後來打算成為配方師才找教授正式學習。
「大部份護膚品都可以DIY,美白精華都好容易,因大部份係用水做Base,爽膚水90%水,擺啲青瓜萃取物,就變成有護膚成效嘅青瓜水。」Agnes分享調配護膚品的好壞取決於步驟,不同配方師都會憑經驗,創造自己獨有的配方,「用返自己做出來的產品當然有成功感,就好似食自己煮嘅美食一樣」。
樣貌標致的Agnes,對護膚品調配工作感興趣,其實源於中學時期的一段醜小鴨經歷。當年她因為公開試壓力大,原本白滑肌膚突然長滿暗瘡,猶如爛面,令她信心直插谷底。糾纏多年,在中西醫合力下,Agnes花了兩萬元才「還原靚靚臉」,而她亦逐漸意識到護膚品就算多貴,也不一定有用的道理。
創辦品牌 公開成份
「入大學讀science後,睇返好多化妝品、護膚品成份,發現好多成份容易致敏,如果做唔好清潔,就會塞住毛孔,油脂分泌多,暗瘡就會吸收,之後就越生越旺盛。」Agnes提醒,聲稱純天然的產品,其實更容易致敏,因為沒有經科學抽走致敏源;加上人人皮膚反應不一樣,致敏源亦不同,所以選購護膚品不應只看品牌,成份的透明度高低都非常重要。
Agnes跟三位大學同學Marco、Ronald及Jennie合營的護膚品牌Factiv,宗旨是將產品成份完全公開,就像食物標籤一樣,讓消費者清楚知道塗了甚麼在臉上。品牌2016年創辦,已陸續研發出不同產品,全部香港製造,甚至獲天使投資者注資200萬元。近月他們已錄得收支平衡,獲得不少本地客支持,平均生意額約10萬元;為節省廣告費、上架費等開支,他們目前只做網購,希望資源有效用在產品功效之上。
記者:鍾耀恆、蘇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