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自從我知道有公眾假期這回事,都已經是中秋節翌日才是假期。中秋節當天,學生還是要上課,成人還是要上班。這樣的假期安排,據說是方便大家賞月。可以夜點才睡,翌日的假期,就不用早起上學上班。
我並不認同這樣的假期安排。現時會半夜時分按傳統習俗拜月光的,在香港應該是非常小眾。當然,不少人會參加公眾彩燈晚會,亦有一家大小晚飯後到屋苑平台或附近公園散步、玩花燈。不過,也很少會玩至夜深。
這種安排,是側重賞月這中秋傳統,卻忽略了中秋團圓的意義。現時,全家上班上學是常態,超時工作是常規。在工作天,要齊集一家人,準時晚飯,並不容易。放工後要準備比較豐富的應節晚餐,就更加困難。折衷辦法是八月十五賞月,翌日才晚飯。不過,那就失去應節的氣氛,有點像看錄影的足球賽事。
記得小時候,中秋節家裏總會煲一個蓮藕豬肉湯、做白切雞、燜冬菇、炒慈姑。還要準備之後拜月光的芋仔和菱角。整個下午,就充斥着這些餸菜的氣味。特別是燜冬菇和豬肉,已經是等同過節的回憶。之後,醫學生和醫生的生涯,並不十分中秋節友善。私人執業後,好一點,但也少有閒適去準備過節晚飯。
今日中秋節,因為是星期五,是工作日。醫務委員會安排了初級偵訊委員會會議。近年,醫委會每年收到約600宗有關醫生的投訴。投訴首先由初偵會進行調查,有問題個案會安排紀律聆訊,判決被投訴醫生是否專業失當。初偵會有7位成員,包括我這個主席,共4位醫生。另外3位是業外委員,並非醫生。初偵會會定期開會,處理投訴。今天要開會,自然不能買餸煮飯。
因為這些返工安排,不少家庭在中秋夜的人月兩團圓,就要出外晚飯。作為家庭醫生,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有趣現象。不少人想當然以為中秋節會多了病人腸胃不適,原因是月餅等節令食品吃多了,滯肚子。實際情況是,過節後的確是多了人患腸胃炎,但卻是因為外出晚飯,而有些食肆因為突然客人倍增,無論食材、食具、清潔都未能妥善處理,就容易出亂子,引致掃興的食物中毒。
祝大家安安全全。並且,親友間無論政見相隔多遠,至少在今天,都千里共嬋娟。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鄭志文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