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鬧豬肉荒,肉價飛漲得幾乎要影響社會穩定,大媽們在街市豬肉枱前見肉哄搶,生怕第二天價錢又再上升。各地政府將穩定豬肉價格當成頭等大事來抓,建國七十大慶,慶出個豬肉荒,成何體統!
但豬肉一時也急不出來,隔三差五非洲豬瘟陰魂不散又來門口轉轉,於是就想到「文宣」了。先是由官媒散播「豬肉有害論」,說豬肉只有脂肪沒有蛋白質,吃了對身體害處極大,猶如毒藥,希望由此一嚇,可以嚇退一批豬肉愛好者。然後開始做假肉,上海的食品店裏,往年這個時候都供應鮮肉月餅,今年就做假──用豆製品之類的替代品──做A貨鮮肉月餅,外表看十分相似,切開居然也有油滲出來,但據吃過的上海人反應,一點肉香都沒有,假貨就是假貨。
對於一個豬肉民族來說,一時三刻要顛覆概念,要相信豬肉如毒藥,實在有點痴人說夢。如此熱愛豬肉的民族,也不可能吃假肉而滿足。看到這些奇聞,便想起幾十年前中國憑票供應豬肉的年代,豬肉限量供應,沒票有錢也不賣肉給你。那也是中國豬肉佬最威風八面的時代,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全中國最難看的臉色就在豬肉枱上」,全中國仰視豬肉佬,由得他們頤指氣使,都望他們高抬貴手,一刀切下去可多給三両肉。
如今,中國豬肉佬的好日子又來了,全國人民又要看他們臉色了。懷舊變了現實,二十一世紀了,特朗普還沒有擺平,一塊豬肉卻把人逼到死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