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大腸瘜肉 - 鍾尚志

海闊天空:大腸瘜肉 - 鍾尚志

大腸瘜肉是如何形成的?當大腸粘膜的細胞有異常的增生,形成一個小小的腫塊,經受腸子蠕動的推動,粘膜從底層的肌肉脫落,逐漸生成一顆蘑菇狀的東西,就成為了瘜肉。

大腸瘜肉有好幾種,有些會變成大腸癌,有些不會。嬰兒大便出血,可能是因為長了錯構性瘜肉(Harmatomatous polyp),病因是組織發育時出現錯誤的組合。這種瘜肉不會變惡性。成年人的增生性瘜肉(Hyperplastic polyp)也不會變成癌症。令人擔心的是從大腸的分泌腺生長出來的腺性瘜肉(Adenomatous polyp),因為腺性瘜肉會演化成大腸癌。瘜肉越大,惡性的風險越高。呈海藻狀的瘜肉(Villous polyp),癌變的機會也較高。

有些瘜肉長得苗條纖幼,有條長長的莖,就像金針菇。這樣的瘜肉最易切除,只要在內窺鏡之下用一個金屬的套扎器,套在瘜肉的莖,通上高頻電,就切下來了。有些瘜肉矮而肥,像一隻冬菇,粗肥的莖內可能藏着較粗的血管,切除後出血的風險較高。也有些瘜肉沒有莖,像木耳一樣貼在大腸的粘膜上。要切除這些無蒂的瘜肉就要多花一點工夫,可能要先在粘膜之下注射一些生理鹽水,使粘膜隆起,和底下的肌層分離,才能切除。

只要在瘜肉未轉變為癌腫之前切除,大腸癌是可以預防的。年屆五十,就該檢查一下了。
鍾尚志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