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創意】你滷味嗎? - 余家強

【有限創意】你滷味嗎? - 余家強

相嗌唔好口,唔學「褲」校長咁爛口,許多人以滷味代老母,周街派,對敵人謾罵、對朋友慨嘆,皆以「你滷味」打開話匣子。筆者饞嘴,愈聽愈想食,孩子問:「乜滷味食得咩?」

何止,我敢說,三十歲以下讀者都會搞錯。網上搜圖,常常與滷水混淆,key入「滷水 生腸」才明白。我指的滷味是橙澄澄,主打生腸、雞腳、豬耳、豬頭肉以至原隻豬鼻!顏色與啡啡的滷水大不同。那鮮艷,小時候覺得吸引,今日觀念當然顧慮到色素,唉。

孩子還有諸多指鹿為馬,為父者遂科普一下:

燒味不同燒賣,意即中式BBQ,關鍵在燒,燒鵝、叉燒、燒豬,卻何以包含不經燒烤的白切雞呢?天曉得。

臘味,以鹹為主,冬天才吃。孩子只知臘腸、膶腸,麥兜話「香港運動員唔係臘鴨」,小朋友已經唔識笑,其實至少還有臘肉,大陸名產臘全狗。

燒臘,望文生義乃燒味加臘味,但很多寫住「燒臘店」的,根本純賣燒味,自己都數典忘祖了。

海味,新一代一聞蠔豉怕怕,以為屎,遑論不知淡菜唔係菜。矜貴的,鮑參翅肚,鮑魚當然愛。參呢,多數以為人參,見到海參實物人細鬼大地賊笑。翅,環保禁食。肚,又搞錯,以為豬肚或牛肚,答魚肚都錯,正確係鰵魚魚鰾(用來控制浮沉的器官)曬乾,別稱花膠,以雄性為佳,故此公肚並非公公個肚腩。

滷味,見上文,沾芥辣吃,橙撞黃,極搶爆,現況最為式微,但最多人講。

滷水,在潮州打冷店吃,以滷水鵝、掌翼、豆腐為主,注意,同豉油皇雞翼又唔同呀!

燒味燒臘臘味海味滷味滷水,文字接龍咁刁鑽,識得分晒的考生,文化科應該畀個5**佢。以上僅只香港叫法,未計華埠、台灣和大陸各地種種同名異體、同體異名。

前綴加個齋字,諸如:齋滷味、齋燒鵝、齋叉燒、齋腸(今次指腸粉)、齋鮑魚,更幻成幾十種變化。港孩寧願食麥當勞,簡單直接。

回頭說,爸爸再教孩子:為什麼以「滷味」代替「老母」呢?因為滷老同音,味與母聲母同屬M。當然,斯文些可講「你老闆」或「識你老鼠」,母、味(以上變調)、闆和鼠,在粵語九聲中均屬陰上。

博大精深啊!文化科不考這些生活情趣而考超離地,難怪執笠。

播國歌前介紹書法、刺繡咁陽春白雪,民以食為先,不如字正腔圓講句:「中國滷味,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