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劫泛民 民建聯突撐引例收地疑與政府打龍通區選救亡

打劫泛民 民建聯突撐引例收地
疑與政府打龍通區選救亡

【高調登報】
【本報訊】時光倒流一年多,當時民望高企的特首林鄭月娥拒接納民主派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地建屋的建議,民建聯也與林鄭口徑一致,稱引用此例或涉訴訟未予支持。一場反送中運動令港府公信力盡失,盲撐惡法的建制派料在年底區選嚐苦果,民建聯突然轉軚,昨在報章刊登全版廣告,力撐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建屋,並聲稱「爭取三年上樓」。民主派批評政府圖以此民生政策,解決政治爭議,並刻意助攻,試圖扭轉民建聯以至建制派的區選選情。
記者:許偉賢 林俊謙 陳嘉裕

一直未有支持引用《收回土地條例》的民建聯,上月就施政報告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時提出,在新界新發展區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增加中短期土地供應,以興建公營房屋,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消息指,以往力抗引用的林鄭態度軟化,民建聯繼而在本周初到政府總部請願,昨天更花巨資於報章刊登全版廣告,聲稱強烈要求政府引用條例,強調「收地建屋,刻不容緩」,爭取三年上樓,甚至在其社交網站指市民如認同建議,「請用賣斷報紙的方法發聲」。

民建聯主席李慧昨堅稱一直支持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否認轉。

政府曾稱收地掀覆核潮

翻查資料可見,林鄭去年5月初在立法會答問大會回應民主黨尹兆堅提出以《收回土地條例》協助政府收地建屋建議時,曾稱不能隨意引用,除指《基本法》保障私有產權,又指土地擁用人可以就此提司法覆核告政府,官司動輒經年。其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卻披露,1997年至2017年之間,政府曾為154個公共工程及市建局項目引用條例收回私人土地,業權人因此而提出的司法覆核個案僅八宗,至今更沒有成功案例,可見林鄭以司法程序風險似乎是藉口。民建聯當時亦執林鄭口水尾,曾稱引用此例門檻不低、冗長法律程序或一拖數年等。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昨天會見傳媒時否認轉軚,堅稱一直支持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包括過去的橫洲收地及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聲言隨着公營房屋興建量缺口越來越大,除發展新市鎮,引用條例收地刻不容緩,她更批評政府過去覓地工作「龜速」,積累民怨,因此令修例風波變為激烈,甚至指政府不應等待10月的《施政報告》才公佈措施,應立即啟動工作。

尹兆堅:早收三日風扮爭取

一直力倡政府引用該條例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指民建聯突轉軚極古怪,稱他早已向林鄭要求引用條例,但不被接納,相信林鄭與民建聯「腦筋急轉彎」,明顯有政治因素,政府或透過建制派放風,助攻區議會選舉:「林鄭民望咁低,梗係要喺民生上讓步,民建聯就肯定係扮『早收三日風』,想蒙混過關扮為市民謀福祉,相信都係想喺選舉保住返啲議席。」新同盟立法會議員范國威也指,民建聯在反送中運動失分太多,為了拯救11月區選選情,「惟有扮喺民生攞番啲分,試圖將社會焦點轉去其他議題」。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認為民建聯突轉軚,或與政府深知硬推「明日大嶼」計劃只會激起社會更大反彈有關,因此率先知會建制派改變口風,以便政府日後轉軚。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回覆時強調,該黨一直主張「多管齊下」覓地建屋,至今仍支持「明日大嶼」,但他承認:「𠵱家社會氣氛,(填海)未知幾時可以傾,所以有其他方法就做咗先。」

發展局回應稱,在多管齊下土地供應策略下,任何可增加土地供應以達致長遠房屋策略下房屋供應目標建議,政府都會以開放態度認真檢視,根據《收回土地條例》,政府引用該條例收回私人土地,必須是因應政府需要徵用有關土地作按照該法例所規定的「公共用途」,政府一直有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土地,作新發展區及公營房屋計劃之用,未來亦會繼續就不同發展及公營房屋計劃收回私人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