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男子前晚偕友人到大埔三門仔浮潛遇溺死亡,是半年來該地點第三宗奪命夜潛意外。專家指三門仔乃夜潛勝地,但提醒市民夜潛前應先探路。惟《蘋果》昨發現仍有人獨自到來浮潛,更有人走到水深及腰的地方冒險捉蟹。
前晚約9時,42歲姓梁男子與友人到大埔三門仔對開海面浮潛捉蟹,至晚上10時許,友人發現梁於離岸30米位置遇溺,連忙呼救,並由途人協助報警。消防員趕到將事主救起,送院搶救後不治。今次已經是不足半年內,三門仔的第三宗奪命夜潛意外。
《蘋果》昨日下午到事發海邊,發現一名揹着大背囊、手戴着疑似勞工手套的男子,涉嫌違反潛水安全指引,獨自一人在上址海面浮潛;亦有一名穿白衣男子,於水深及腰的海中獨自拖着發泡膠箱,疑似捉蟹。
三門仔村村民李先生指,事發海域水流並不湍急,鮮有暗湧,海底主要是普通沙泥,不會「啜腳」,認為連串奪命遇溺意外,可能與事主不諳水性有關。
李先生憶述,以往曾目睹有男子於海中獨自浮潛,其間疑出事沉入水中,幸剛好有三名戴氧氣樽的潛水人士游過,把遇溺者救起,遇溺男子被送回沙灘時「嘔白泡」,幸最終救回一命。
專家:須有同伴同行
香港技術潛水總會主席李克強指,三門仔魚蝦蟹量豐富,因此成為夜潛熱點。李克強提醒,浮潛必須要有同伴同行,保持近距離,夜潛的話,要事先在日間到場視察環境。他強調,潛水必須帶備潛水鏡、吸管和蛙鞋,晚上則需加上兩支電筒。今年4月及5月三門仔已先後發生兩宗夜潛遇溺死亡事件。
■記者黎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