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遇挫 - 陶傑

亮劍遇挫 - 陶傑

中國政府呼籲香港愛國同胞協助林鄭月娥政府一起「止暴制亂」,即出現一名支持林鄭的中國中年漢,在手牽手的女生面前蓄意解開褲子,在年輕少女面前街頭公開行走,企圖產生阻嚇力,令小女孩們尖叫四散竄逃。

豈知一眾女生表情木然,毫無反應。愛國愛港大叔這一招不幸報廢。

中國文字據說博大精深,政府發言人的「止暴制亂」,前面還有一句「劈風斬浪」。

中文之妙處是缺乏細節,空泛概括,時連主語也無,任憑聽者領會:「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誰在松樹下問童子?是作者本人,卻不需一個「我」字。誰答老師不在、採藥去了?就是童子,卻無一個「他」字。比起英文文法,必須主語賓語過去式現在式等機械配搭的囉唆,中文無疑優勝一籌。

所謂止暴制亂,如何止、怎樣制,用什麼方法、何種工具,國家沒有詳細說明,全憑下面的人自行領會,具體執行。對於這位大叔,具體的意思,他一定理解為:陽「具」或下「體」,於是就幫林鄭月娥這樣執行了。

中華象形文字用來作詩,留白處多藝術想像,但用來做法律語言,即漏洞處殺機重重。詩畫的空白處,是有機的,可以發揮創意;法律條文裏的漏洞,卻是害人的,像林鄭月娥就被所謂引渡法裏的她所說的「漏洞」,搞了個大摔跤兼四腳朝天。

這個大叔領會主人號召,「止暴制亂」之前的「劈風斬浪」。「劈斬」兩個動詞一定令他聯想到刀劍。男人身上天生的那把配劍是甚麼?於是大叔就選擇在小女孩面前「亮劍」露它一露。

那知道香港到底是「國際城市」,下一代女生從小上性教育課,上中學生物學讀生殖系統,到網上看洋人春宮AV,可謂閱覽群書,博學多聞。中國男人天生的尺寸不幸不太有先天的優勢,女生說不定已經去過蘭桂坊,見過真正的世面,視中國男人而毫無反應,不只是對大叔的侮辱,更是對中國男人機械尺寸的侮辱。

根據西洋文化的「陽具象徵主義」(Phallic symbolism)理論,你亮劍,她們被洋男洗了腦,看不起該阿伯之生銹短劍,也是對整個民族的蔑視。

這還了得?西諺有說:最大的侮辱就是漠視。該大叔露械吊劍在小女孩面前白走了一趟不要緊,凡炎黃子孫,必憤怒得仰天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