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冇希望」增年輕人自殺風險

「未來冇希望」增年輕人自殺風險

【本報訊】反修例運動至今已經持續三個月,接連有人疑留下反送中等字句之後輕生。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圖)表示,近來發生的社會事件為整體社會的精神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情況持續,憂慮自殺率會因而上升。他強調應該「照顧好自己(情緒)先」,如果接收得太多相關資訊感到「唔舒服」,應考慮暫停觀看,若然情緒持續受困擾,需要立即尋找專業人士協助。

專家籲家長勿批判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公佈最新自殺數據,2018年香港自殺率是12.2,較2017年的12.8為低;15至24歲青少年自殺率為9.5,較2017年的約10.4為低。葉兆輝引述研究顯示,年輕人自殺原因可來自人際關係及精神健康等,並非只有單一原因,但指「對未來冇希望」的感受將增加其自殺風險。

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噏」去年10月起投入服務,為年輕人提供網上情緒支援。平台臨床督導主任周文慧稱,過去數月收到不少受社會事件影響情緒的個案。她提到,應該多聆聽年輕人的感受,讓他們得到抒發情緒的出口,家長應放下固有看法,勿以批判態度與他們傾談。
■記者李思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