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中午去樓下茶餐廳吃午飯,坐在室外位子,只覺熱氣蒸騰,烤火一樣。
我跟夥計說真熱,他說是呀,「白老虎」。我說「秋老虎」吧?他說不是,是「白老虎」。我問什麼叫「白老虎」,他說明天就「白露」了,白露熱起來,就叫「白老虎」。他是農民出身,種過田,對大自然的智慧比城裏人豐富,要相信他。
「白老虎」總是不大正常,農曆節氣,到了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那就是天氣一步步轉涼,早晚溫差拉開,天氣即使不冷,起碼也應該涼快了,哪有像現在這樣,白天走出去熱浪襲人,晚上走出去,襲人熱浪,一點涼快的意思都沒有,難怪人都那麼躁了。
人躁是環境造成的。香港今年夏天,環境燥熱,人心躁動,不見一日平靜。這樣的社會環境,人對於一個「熱」字也特別敏感,但覺翳焗難當,人在外面,外面熱不可當,回到家裏,冷氣開得再足,只要一打開電視機,新聞台裏傳來的呼喝打鬥聲,尖吵聲,催淚彈的發射聲,群情洶湧聲,你還來不及看,光是聽各種傳自新聞報道的聲音,人也無端端沸騰得冒出汗來。這卻是跟天氣無關的,是從心裏燥熱出來,令人坐立不安。「心靜自然涼」,心浮躁則熱,這似乎又怪不得什麼「秋老虎」、「白老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