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專題】葵涌廣場一向與本土、貼地、潮流掛鈎,近年更因為開設大量小食店,成為「掃街聖地」。不過網購盛行,近期更遭遇持續多月的反送中運動;港府遲遲未肯正視民間訴求,又縱容警暴,影響市民消費意欲。歷經近三個月,一向熱鬧的葵涌廣場都逐漸有店舖退租,交吉店舖比往年多近兩成。「地膽」代理指8月出租率由過去95%至98%,大跌至約90%,以商場1,000商舖計,意味短時間內新增近半百吉舖。
由於銜接新都會廣場及葵芳港鐵站天橋,同時連接興芳路天橋出入口,葵涌廣場2樓素來暢旺,此層一、二線店舖生意不俗,甚少空置;但近日走訪卻發現不少店舖空置招租,又或者待午後2、3時檔主方才開門營業,僅餘下餐飲小食店如常工作。
交吉情況最嚴峻的是一樓「MRT消費站」、「潮流廊」,三樓「時尚坊」及「TOP世界」,這幾個區域的店舖大多以時裝零售為主,但不少店舖午後2、3時仍未開門;交吉情況亦相當多,MRT消費站、潮流廊空置率相當高。
記者繞場一圈,潮流廊營業的店舖「十隻手指數得晒」,MRT消費站數十個舖位卻僅約半數營業,甚為冷清。時尚坊雖貼出招租的店舖不多,但卻幾乎全部到下午3時仍未營業。有店舖檔主指由於市道轉差,不少檔主都選擇減少營業時間,等到人流漸多時才開門營業。
店主「遲開早收」應對
時尚坊服裝店店主Ellie指,生意確有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指6月至今生意額大跌約三四成,幸仍然未蝕;同行暫時未有結業打算,但就會「遲開早收」,縮短營業時間,待人流多時才會開,冷清時就會「拉閘,早些少返屋企」。
置富地產代理李志威指,葵涌廣場8月份商舖租務情況比過去差近20%,過去店舖出租率一般有95%至98%,只有少量店舖交吉,8月卻跌至約90%出租率;以商場約1,000個商舖總量而言,退租情況相當明顯,當中以一二線店舖退租情況惡化最明顯。
記者:李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