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洪水」(Be Water)為患,令特區政府大失方寸,至今拿不出一套方法來,基本上是束手無策,只倚賴警察鎮壓。過往各地的歷史顯示,槍桿子出政權,沒有槍的平民,無論如何示威、衝擊,最終難敵掌握無限軍火的警察和軍隊,即使有國際勢力聲援,非洲不少國家的人民大示威、請願、騷亂,皆死人無數,多以失敗告終。今天的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亞洲傳媒中心(外國傳媒的亞洲新聞總部多在香港),成為世界的亞洲耳目,香港警察和特區政府當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開槍殺人,而林鄭亦在閉門談話(見路透社取得之錄音紀錄)指出,中國自六四事件後,花了三十年才重建國際形象,極不願天安門殺人事件在香港重演,而欲以「法治」平亂。林鄭的所謂法治,很可能就是實施「緊急法」,讓特首運用無限權力,可以拉人封館,凍結嫌疑人物資產,金融管制,簡單一點說,就是特區政府欲與香港「攬炒」,玉石俱焚,香港財務資產價格必然大跌,最受打擊的當然是有錢人、大商家財團、業主和中產,包括所有建制派肥貓如福建幫大戶。不怕輸,無可輸的便是「無產階級」,即Be Water的那一班青少年。
路透社曾訪問一些青年勇武派,問他們怕不怕坐牢,一位青年竟然答:「現時租一個劏房,月租是一千美元,與坐牢無甚分別。」講到尾,這就是輸無可輸的道理,就如日本一些老人,一貧如洗,索性屢次偷盜,目的是求判監,坐牢反有一日三餐和睡覺地方,不用在火車站外睡在紙皮箱。
現在一些中產如專欄作家、公關顧問潘麗瓊,專業人士如吳歷山醫生,有錢社團如清遠社團總會,大富豪的代言人如某報,均鼓吹香港實施緊急法,好像他們可以置身事外,不受任何負面影響似的,令人莫名其妙。有人說1967年港英也曾引用緊急法,今天有何不可?殊不知1967年的香港還只是一個地區性輕工業城市,當年全年股票成交額是298億元(今天最低的成交額是每日650億元左右),國際金融機構尚未大舉進軍香港,與今天的紐倫港並稱,不可同日而語。緊急法是1922年的產品,已是上古時代,怎可應用於21世紀的一個國際金融城市?況且1967年暴動明顯是文革餘波,土共主導的,緊急法打擊對象十分清楚,最後止暴制亂的不是緊急法,而是周恩來一派不准土共再亂搞!今日Be Water、無大台、無領導,打擊甚麼?建制派的資產階級多得很,不會讓派內極左攬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