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世界盃正打得如火如荼,只是第一階段都有多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面:中國開失邊線球由贏變輸、阿根廷的史高拉(Luis Scola)老兵不死、星味欠奉的美國未見霸氣等等。爭取三連冠的美國隊(拜託,別再夢幻X隊下去了)險勝土耳其一仗戰情𥧌迴路轉,同時也將籃球「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完美演繹——罰球,成為整場比賽的勝負分水嶺。
先是美國的塔圖(Jayson Tatum)於第4節尾段3罰中2,令賽事進入加時,再有土耳其於加時尾段連炒四罰;未能拉開比數後,只能看着米度頓(Khris Middleton)射入兩個罰球,令美國逃出生天。
不是半場起手的三分球,也沒有叫人驚嘆的高難度入樽,決定勝負的,是幾乎學打籃球頭幾課就要學到的罰球。明明沒有人防守,你與籃框之間就只有你和籃框,但這種基本中的基本偏偏考起了不少人。身邊有球技高超的隊友,連在三分線後兩步起手都毫不手軟,只是每當走上罰球線,射失都算了,但經常連籃框都碰不到就很叫人奇怪。
一般認為,心理因素比射球技術更加影響罰球的成功率。名宿奧尼爾(Shaquille O'Neal)於這方面出名差勁,生涯罰球命中率連五成三都不到,不過他的訓練員曾經表示,奧尼爾於練習時的命中率其實相當高,只是每到比賽就走樣,無論球隊請來專門的罰球教練甚至心理專家,都解決不了問題;對此,奧尼爾的解釋是:「大概這是上帝給我的一個功課,藉此告誡我做人不能自滿。試想想,一個在籃底所向無敵的傢伙若再有九成罰球命中率的話,這個人很可能會變得囂張的。」
射得準的又有何秘訣呢?不外乎是多作練習,或是為自己建立一套射球前的固定動作之類,個人認為參考價值不算高。「心病還需心藥醫」,不瞞各位說,我的罰球非常糟糕,原因是小時候曾於比賽關鍵時刻射失罰球,連累球隊輸波,自此到今天的罰球都沒有好過了。不過我還是相信,任何事情都能透過反覆練習進步;畢竟,這是種能影響勝負的東西呀。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