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降準放水9,000億分析:或反映8月數據差 貿談不樂觀

人行降準放水9,000億
分析:或反映8月數據差 貿談不樂觀

【本報訊】
中美貿易談判無曙光,總理李克強周三「喊話」要及時降準維穩,人行兩日後即刻「做嘢」放水,宣佈本月16日起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連定向降準共9,000億元。今次是去年4月特朗普向華發炮後第五次全面降準,亦是今年第二度全降;當局更雙管齊下加大對城商行照顧力度,下月起額外定向降準多1個百分點。
記者:劉美儀

經濟師分析,內地火速行動是防止經濟滑坡,當局應已掌握8月份整體數據料表現黯淡,要盡快提振;業界亦預測年內人行還會再全降準0.5個百分點,以寬鬆資金支持民企及中小企捱過難關。

降準減息對人民幣造成貶壓為外界所關注,但財資界指,降準幅度適中且有序進行,對匯率影響有限。昨日市場靜候美國公佈非農數據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講話,交易員提前將美元平倉令人民幣反彈,降準公佈後人民幣未見受壓,傍晚9時離岸價報每美元兌7.1074,升值0.42%。

經全降後,國有商銀及股份制銀行存準率將降至13%。人行昨公佈,為支持實體經濟及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本月中所有金融機構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不計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及汽車金融公司);為加大對小微企及民企支持,再分兩階段額外對城商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分別於10月15日及11月15日實施,全部行動釋放共9,000億元長期資金。

東亞銀行(023)首席經濟師鄧世安表示,貿易戰不是一時三刻能解決,對內地經濟的負面影響已越來越大,當局尤其對內需及個人消費重點維穩,近期非食品通脹率已放緩至1.3%,顯示市民消費意欲轉弱,若跌至低於1%是警戒位,會擔心通縮出現,到時可能不只降準,還要減息扶持經濟。自中美貿戰以來,私營企業特別是民企投資困難資金緊絀,是次人行加大對城商行降準力度,是確保資金充裕扶助民企生存安度危機。

年內或需再降準一次

人行火速降準,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廖群指,較其預測本月下旬才動手更快,估計是當局已掌握8月份全面數據較弱,並在下月初中美重啟談判前,向美方釋出訊號,即使無甚結果,中國仍有經濟手段可調控經濟,他估計倘年內未達成協議,人行或需再降準一次,甚至減息。

東方匯理銀行新興市場策略師張敬勤說,降準放水對匯率只構成輕微壓力,一定程度有助抵銷貿易戰對出口影響。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亦稱,人民幣走勢始終取決中美談判,若無重大進展,匯率會維持7.1至7.2內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