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治失敗】
【本報訊】本港逆權運動持續多月,評級機構惠譽(Fitch)將本港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由第二高的「AA+」調低一級至「AA」,評級展望為負面,是1997年回歸後惠譽首次調低香港評級。惠譽指雖然相信本港一國兩制不變,但未來香港與內地的政治與經濟連繫更密切,為本港監管及政制帶來更多挑戰,而持續的衝突已影響國際社會對本港法治的看法。特首林鄭月娥不同意惠譽的說法,反指若暴力衝突會影響本港營商及國際信心,呼籲停止暴力示威。
記者:黃詠茵
按惠譽排名,本港目前的AA排名為第三高,而內地的A+則為第五高;前者屬高評級,預期違約風險極低,而A+則屬中上評級,雖財務承擔力強,但某程度易受不利環境因素影響。
指中港融合帶來監管挑戰
惠譽指本港持續多月的暴力衝突正考驗一國兩制的底線及柔韌性,預料一國兩制框架雖保持不變,但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金融及政治社會聯繫將更密切,意味本港更融入內地體制,為本港帶來更多監管及體制的挑戰。惠譽認為,這些趨勢令本港與內地現時評級差距縮小的方向一致。
至於惠譽對本港評級展望為負面,認為政府雖然作出讓步,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但仍無法平息公眾的不滿情緒,社會動盪或再一觸即發,影響投資者對香港法治、政治穩定及營商環境的看法。由於社會動盪及中美貿易戰的衝擊,惠譽預測本港今年實質GDP增長為「0%」,明年則預測為1.2%。不過惠譽認為本港有龐大財政緩衝,如財政儲備佔GDP高達40%,相信政府有能力穩定港元匯價。
於廣西出席活動的林鄭月娥,昨回應指不同意惠譽的評級,指過去的示威無損一國兩制和法治精神,港府是使用法治手段止暴制亂,反指示威者提出包括不追究被捕人士的訴求是有違法治精神,而示威者的破壞行為都會影響企業對港信心,呼籲示威者停止暴力。
評級機構調降一地區的主權評級後,便會連帶將區內獲得相同評級的企業一併降級,主要以大企業為主。評級下降的直接影響,主要是金融機構給予這些企業的貸款利率水平,評級越低、或會承擔越高的貸款利率。這是惠譽在1997年回歸後首次調低香港評級,對上一次降級為1995年8月,由當時的「AA-」降至「A+」,及後的15年內香港獲惠譽調升三次評級。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指出,降級會否持續要視乎街頭衝突是否持續,但他不擔心本港評級進一步下降,而惠譽的行動不代表另外兩間評級機構標普和穆迪會跟隨。他認為降級反映香港政府管治失敗,林鄭月娥要為事件負上最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