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大夫:幸福月餅 - 林煒

快樂大夫:幸福月餅 - 林煒

L小時候家境很貧窮,但每個月底他總會看到一件怪事。不知是為着甚麼原因,媽媽每個月的月底也會給一些錢一位姨姨。L長大以後,他發現這就是所謂的供月餅會。七零年代香港普遍家庭收入不高,但是中秋節的時候,由於要符合傳統,所以很多家庭都必須把月餅饋贈和分享給親戚和好友,由於月餅價格不菲,所以家境不太富裕的家庭就只好每月供月餅會了。L當時覺得這是非常無聊的行為,因為L覺得如果家裏能夠儲蓄到一點點錢,應該用來改善家庭生活,而不應該用來買月餅。反正你送給人家一盒月餅,人家又會回禮送你一盒,折騰一番。有時心知月餅多到吃不完,真的很浪費。由於這個緣故,長大後L也不太喜歡食月餅。

L天資聰穎,人也十分勤力,終於考進了港大法律學院,亦認識了一位常常帶着笑容的女孩C。C十分樂觀,心地善良,常常帶着像陽光般燦爛的微笑。很多男孩都想找她作女朋友,但是C對L情有獨鍾,緣份就在這時開始了。

1992年,這年的中秋節前一晚C親手為L做了一個蛋黃白蓮蓉月餅。L起初不以為然,但在C極力慫恿下,他輕輕的咬了一口。乖乖不得了!月餅的皮非常之薄,白蓮蓉餡應該是用湖南的蓮子來做的,不太甜且有一種清新的感覺。餡料十分幼滑,吃下去亦不黐牙,入口即溶,簡直是完美!隨着愛意的昇華,味蕾像一匹脫了韁的野馬般任意奔馳,這一口月餅是愛和幸福的味道啊!

2018年的中秋節,L跟C已是多年夫婦了。他們亦已經步入退休之年。他們把自己做的月餅從倫敦鄉郊的家帶往Covent Garden的露天咖啡座跟英式鬆餅和傳統紅茶一起享用。從遠處一名穿紅衣的漂亮女生一步一步地走近,樣子就像年輕時的C一樣,她就是L跟C的女兒,在倫敦經濟學院(LSE)畢業後在當地做律師,媽媽親手做的月餅早已成為她最喜歡的食物之一。「月餅其實是我小時候最不喜歡的食物呀!」L跟她的女兒說。女兒面上現出一個錯愕的微笑,大惑不解,父女兩人亦相對笑起來,此刻倫敦下午的陽光顯得份外溫暖。

林煒 精神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