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月內料降準救經濟星展:年底有望再減一次

人行月內料降準救經濟
星展:年底有望再減一次

【本報訊】自去年4月中美貿易戰打響第一炮至今,人行已四度全面下降存款準備金率,「放水養魚」救經濟,不過中美矛盾未見好轉反惡化升級,內地經濟持續下行,當局為免爆煲,進一步降準支持實體經濟,似事在必行。國務院表態後,市場預測人行降準最快本月成事,即貿易戰爆發以來第五次降準;其中大摩估計9月會降準及下調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利率,星展亦指本月有機會降準,若成事年底會再降一次。
記者:劉美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三表示,要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及時運用普遍(全降)及定向降準等工具。

美滙昨日表現略軟,人民幣則窄幅微升,傍晚離岸價兌美元報7.14。

中美貿戰有惡化風險

星展香港高級經濟師周洪禮認為,因貿易戰有惡化風險,加上數據顯示內地經濟受壓,本月內人行「好大機會降準」,若成事則於12月底再減一次,倘9月不減,第四季內或會降準一次,以免密度太急對有序貶值的人民幣滙率構成壓力。他估計倘降準兩次,每次會降1個百分點,各釋出資金約6,000億、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淨額資金規模。

自去年貿易戰爆發後當局已多次降準,他說廣義貨幣供應(M2)、貸款增長及社會融資規模走勢,只偶爾反彈、惟整體續降,反映「落到去實體經濟的錢唔太多」;當局早前推改革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機制,正因為原有貸款基準利率未有效下調,只是銀行間利率降,但客戶貸款息率「落唔到」,才要透過LPR希望逼降資金成本,引導水源流向有需要板塊,惟剛推的LPR只適用於新批貸款,故人行需繼續放寬貨幣政策發揮效應。

大摩料下調MLF利率

大摩預測,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最快今個月內降準及下調MLF利率,但無提估計降幅,只說即使當局採此等措施僅屬被動及防衞性,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只會在6%至6.5%低端區間;報告亦估計,未來數月,當局會將專項債發行額度增至GDP的0.75至1個百分點。

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則說,國務院前天提到全降定降後,未來一段時間這兩項措施推出的可能性大增,是否9月則難作定論,估計年內降準幅度可能1至2次,總幅不逾1個百分點;相比降準,她覺得當局本月內下調MLF利率,從而引導LPR下降的機會更大。

年初降準後,以國有及股份制等大型商銀計,存準率降至13.5%(即銀行每收100元存款存13.5元在央行),5月初貿易戰重開,當局向中小行以及農村商銀實施定向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