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法禍害】
【本報訊】特區政府至今未否認或引用《緊急法》對付反送中運動,當中包括取締示威者使用的連登和Telegram等網上平台。國際關注網絡自由的組織向特首林鄭月娥發公開信警告,阻斷互聯網將令香港蒙受每日33億港元的經濟損失,而且就算在衝突時期,阻斷互聯網以限制言論自由亦屬違反國際人權法。
記者:麥志榮
代表70多個國家共200多個組織的「#KeepitOn」聯盟向林鄭及行政會議發公開信表示,從報道獲悉香港政府意圖審查和阻斷社交媒體及其他通訊平台,並切斷互聯網。聯盟認為此舉對香港互聯網的開放性造成巨大威脅。
阻訊息流通 違人權法
公開信指出,切斷網絡會破壞訊息的自由流通,使侵犯人權行為無法得到公眾監督,記者與媒體工作者亦無法聯絡受訪者、收集訊息及報道事件;斷網亦會阻礙重要訊息流通與緊急服務運轉,使整個社會陷入恐懼之中。使用技術阻止線上訊息獲取會破壞香港互聯網和民主制度的穩定性與靈活性,切斷或審查互聯網絕不能成為香港新常態。
公開信表示,由於多個訊息平台都使用雲端服務,切斷部份平台令其他服務有中斷風險,而切斷互聯網服務會殃及將數據儲存在本港的亞太區及國際機構。保守估計若切斷互聯網,將為香港帶來高達每日4.25億美元(約33億港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聯盟又指出,蓄意中斷互聯網亦違反國際人權法,2016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一致通過一項關於言論自由及互聯網的決議,明確譴責有意阻撓或破壞線上獲取或傳播訊息的措施,呼籲所有國家不要採取,以及終止這類行為。多個國際組織的專家亦曾發表宣言指出,根據國際人權法,就算在衝突時期,中斷網絡亦不合理。
「大鑊過解放軍落香港」
另聯盟關注本港線上用戶受騷擾及通訊平台受網絡攻擊事件增加,據報更有官員試圖採用司法系統之外的渠道強迫識別用戶,組織認為政府官員必須採取行動確保互聯網安全與正常運行。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出,「特區政府如果動用緊急法限制互聯網,大鑊過解放軍落嚟香港」。連登討論區及Telegram都使用外地伺服器,要取締其實有技術困難,亦可能波及其他網站,俄羅斯曾嘗試禁止Telegram,最終失敗。而且屆時外商一定覺得香港已失去資訊自由,變成與內地一樣,令人質疑一國兩制是否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