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Sir Michael - 左丁山

聽聽Sir Michael - 左丁山

近日不少朋友傳來昔年黃霑的專欄觀點,藍絲傳的是「黃霑指香港不可以亂」,黃絲傳的是:「香港有言論自由,也有不說話的自由」。正是各取所需,黃霑一生作品繁多,大概是1989六四之後最反共,聖誕歌曲「慈祥鵬過聖誕」曾爆紅一時,但1990年代中他跟隨羅德丞投共,言論轉趨保守及親北京,所以大家引用黃霑金句,如有年份可稽,最好註明年份,因為你引一句黃霑寫「暴徒」,他引一句寫「老共」,變成黃霑打黃霑,沒完沒了。

如黃霑昔日所講,香港最怕失去不說話的自由,自大公報發表評論指「商界領袖不發聲」及張曉明在深圳於8月7日講「打開天窗說亮話」之後,香港商界大亨及集團紛紛表一個態,支持林鄭平亂,其中最高手的當然是一個香港市民李嘉誠的黃台之瓜論,最令人發笑的是吳光正親自登台撐警,又發表文章撐政府,但他的文章不知如何,滿是「反送中條例」這特定名詞,文匯大公報只用「反修例」或「反逃犯條例修訂」,只有蘋果日報才由始至今天,開宗名義,標籤「逃犯修例」為「送中條例」,吳光正不知道是否看蘋果日報入了心,於是一下筆便是「反送中條例」,難得大公報還有專論說吳光正一字千金。

到了上星期三,連公司性格溫柔敦厚的恒生銀行也在報紙刊登全版廣告表態,當有苦衷。在香港立足百餘年的嘉道理家族第三代米高嘉道理爵士有全版中英文廣告:致香港人的信,讀之令人感慨感動。嘉道理家族140年前落戶香港,在上海發達,後在九龍成立中華電力、半島酒店,嘉道理家族的發達史等同香港的經濟發展史,這家族百多年來於香港不離不棄,與香港同樣歷盡滄桑,榮辱與共。Sir Michael說:「我多次說過,年青人是香港的未來,我們不可讓年輕一代活在無助和絕望當中,要重建互信,為新生代重燃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責無旁貸。」建制派中的鷹派,特別是林鄭,聽見了嗎?60歲以上的人,希望長期掌權,甚至希望復辟,是沒有可能的,打壓青年的願景與熱情,對整個社會的長期發展只有害處而毫無益處。79歲的Sir Michael是真正愛港及眼光長遠的智者,相反地,周日有一版廣告(星島),署名「一群愛港市民的心聲」,卻充滿仇恨與偏見,枉在香港讀書受教育。林鄭在港大畢業,不可能漠視Sir Michael的心聲而站在那群所謂愛港市民的陣營吧?如她選擇後者,她在港大是枉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