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進軍影視業!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中美貿易戰進入白熱化之際,奧巴馬旗下公司推出首部紀錄片作品《美國工廠》,以中國公司福耀玻璃(本港股票編號:3606)主席曹德旺為主角,講述其在美國投資設廠面臨的波折與文化衝突,對特朗普的反全球化大唱反調。該片8月21日於Netflix播出後大獲好評,至今仍列Netflix首頁的「熱門影片」名單;福耀玻璃股價在七個交易日內則逆市升8%。《美國工廠》在美熱播,但片中刻劃的中式資本主義與中式管理,與普世價值格格不入,在內地亦引起強烈反響。
記者:林瑞秋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去年宣佈進軍影視業,成立製片公司為Netflix提供影視作品。今年1月看中當時已完成初步製作的《美國工廠》,斥資購入後再參與後期製作,成為奧巴馬投身影視界後首部作品。
《美國工廠》片長約兩小時,由導演史蒂文•伯格納和朱莉亞•萊哈特歷時三年攝製,影片開頭講述位於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Dayton)的通用汽車前莫瑞恩廠倒閉後,員工陷入困境。2014年1月,曹德旺以救世主姿態出現,在當地開設福耀玻璃美國廠,員工感激不盡,勞資雙方關係良好。
美籍中層福建總部受教育
影片前端氣氛輕鬆,但隨福耀玻璃美國廠2016年竣工後,一直未能盈利,勞資氣氛轉差。2016年11月,原總裁約翰高蒂爾(John Gauthier)和副總裁大衞伯羅斯(David Burrows)被炒,換上中國人劉道川任總裁。美籍中層管理人員則被帶到位於福建福清的總部接受教育。
在福清總部,美國管理層深受震撼:員工開會前要唱公司歌、工人每日上班前要接受軍事式集訓、工人被強制加班,年中無休,只有每年春節期間才能放假。最令美國員工震撼一幕,是見到中國員工在無戴防護手套和眼罩情況下,蹲在地上回收堆積如山的破碎玻璃!
在福耀玻璃美國廠,工會成為日益敏感議題,曹德旺表示,「如果工會進來,我就撤出」。在福清總部,福耀玻璃亦有成立中國式工會,工會主席在片中表示,工會的存在意義是要為公司服務(即不是為了維護員工利益)。諷刺的是,片中字幕介紹,該工會主席亦是福耀玻璃的黨委書記,兼曹德旺小舅子。
《美國工廠》由多個人物的經歷串起故事。其中女叉車操作員Jill已失業多年,只能蝸居姐姐家的地下室;進入福耀玻璃美國廠後如獲新生,並獲分配員工宿舍,再度過着夢想中的中產生活。不過她在片中表示,福耀美國廠的叉車不安全,有安全隱患;其後她在市議會發言,支持成立工會以保障員工安全,之後被炒,與國泰工會員工被炒一幕相似。
公開資料顯示,2016至2017年,福耀玻璃美國廠曾因違反安全規定,多次被美國職業安全局罰款。2018年,一名美國工人操縱叉車時,因負荷過重而被玻璃壓死,正如Jill之前所言。
廣插耳目 解僱撐工會員工
片中高潮是福耀玻璃與美國工會鬥智鬥勇,管理層聘請顧問公司向員工游說,反對成立工會;又在員工中廣插耳目,不斷解僱支持工會的員工。在一場曹德旺參與的高層會議中,管理層向其彙報,「已經有目標地淘汰大量工會分子」。由於無理解僱工會員工在美國屬違法,公司高層在鏡頭前直言不諱,當時令紀錄片導演也非常驚訝。
2017年11月,福耀玻璃美國廠1,500名員工投票,以大比數否決成立工會。經過中式改造後,該廠從2017年開始盈利,如今並成為福耀玻璃的重要盈利支柱(見另稿)。
《美國工廠》近日在內地已成熱門話題,雖然Netflix正版無法播放,但網上充斥大量盜版,連官媒新華網、《環球時報》亦發表評論,向網民推介。財經網站「虎嗅」網形容該紀錄片,「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商人,前往資本主義大本營振興製造業,並與美國工人階級聯盟鬥智鬥勇,在這個特朗普呼籲美國企業撤出中國的時代,顯得相當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