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病人問我究竟牙骹痛是否都可以用洗牙骹來治療?有沒有用?甚麼時候才要洗?我希望在這裏可以為大家解答。
其實牙骹痛,或顳下頜關節病(Temporomandibular diseases),在我們社會十分普遍,一般來說,影響10%的人。之前有醫學文獻估計,在香港大概有三分一人口某程度上都受到顳下頜關節病影響。
顳下頜關節病其實是分很多種類,常見的有軟骨盤移位、骨關節炎,和肌肉痛症。在作出適當的治療之前,必須有明確的診斷。醫生會靠病歷,臨床檢查,醫學影像,包括X光片、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來作出診斷。
當有了明確的診斷,顳下頜關節病的處理很多時候會由保守治療開始。這包括消炎藥、物理治療、柔軟食物,和咬合夾板等等。但當保守治療方案的效用不顯著的時候,顳下頜關節沖洗術(Arthrocentesis),俗稱洗牙骹,是一個治療的選擇。這個治療方案只限於一些由關節引起的痛症。而純粹的肌肉痛一般不會用顳下頜關節沖洗術來處理。
顳下頜關節沖洗術在90年代初開始普遍。醫生會把兩支細小的針放在關節附近,然後用生理鹽水沖洗關節。這樣可以把發炎物質和纖維組織沖走。在有些情況下,成功率可高達85%。因為它是微創、簡單、便宜、低風險和快捷,現在已成為一個標準而常用的治療方案。在某一些情況之下,例如軟骨盤移位,令到口開合受到影響及痛楚,顳下頜關節沖洗術可以用來做首要的治療方案。
而在其他的情況下,究竟甚麼時候才可以接受顳下頜關節沖洗術呢?其實現時沒有一個定案要嘗試保守治療直到甚麼時候才可以接受顳下頜關節沖洗術。當痛症演變成慢性的時候,它的處理會比較困難,這個事實在醫學界已經眾所周知。
在香港大學,我們將會做一個大型的研究,比較顳下頜關節沖洗術和保守治療作為顳下頜關節病的首要治療,希望研究結果會在未來令到更多的病人得到幫助。
撰文:香港口腔頜面外科學會李廸信醫生
隔周三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