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贏局面:先借後買先至夠潮 - 盧卡東尼

雙贏局面:先借後買先至夠潮 - 盧卡東尼

歐洲各大聯賽的夏天轉會窗於周一關閉,死線日如過往一樣產生多宗交易,但不難發現與今夏較早前不少轉會一樣,多以借用形式完成交易。另外,阿仙奴今夏簽入新前鋒尼高拉斯比比,也透過分期支付轉會費來減輕負擔,有學者便指經濟不景下,以上簽新兵的形式會成為潮流。

今夏有為數不少球星以外借交易完成轉會,如較早前便有阿歷斯山齊士、菲臘比古天奴及丹尼施巴路斯等,到死線日,莫路伊卡迪、柏德列舒希克及列比錫等,也同是靠外借轉倉。據《金融時報》分析,歐洲5大聯賽20多年前以借用形式完成的交易只得6%,但到現在已佔整個轉會市場29%,還未計自由身轉會、球員交換及分期付款等做法;此外,先借後買的交易達101宗,與10年前只得28宗相距甚遠。

密芝根大學的體育產業研究學者施文斯基這樣解釋:「這是種保險做法。對買家而言,一年後才買的價格不會太高,因可能有部份已在今年套現為借用費;賣家也可保證在出售後得到不會太低的價錢。」他以「山神」的交易作例,表示這是對曼聯及國際米蘭都較合理的做法,因球員薪金高難有球會接收,而曼聯在借用期只支付部份薪金,國際也為免簽入後不適用,靠借用費「試水溫」才決定明夏是否能以較低價錢簽人。
文:盧卡東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