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題:直擊上海Costco挑機誰人可以笑到最後

兩岸專題:直擊上海Costco挑機
誰人可以笑到最後

中美貿易陰霾下,美國著名大賣場Costco 首次進軍中國並選擇在大上海開店,8月27日開業首日不到四小時便遭大媽「攻陷」而被迫停業。有中國網民調侃:見過世面的上海人太沒骨氣、太丟臉了;央視主播郭志堅更得戚地向特朗普政府喊話:誰捨得撤出中國?究竟 Costco有何魔力讓上海人為之瘋狂?物美價廉?店大舒適?貨物包羅萬有,還是其「無限制退貨」的特色?為免失控,Costco現已實施人流管制在2,000人。《蘋果》記者日前直擊其上海旗艦店,盛況依然,清晨5時就有市民排隊等開門,但消費者似乎對 Costco「最奇葩退貨方式」毫不知情。Costco開業不到一周,更出現退卡客人多過退貨客人的畫面。
《蘋果》特約記者簡寧上海直擊

開業即停業,火爆到關店的Costco,地處上海市郊閔行區,佔地21.5萬平方呎,相當於三個足球場,樓高四層,其中1樓是商店層,2至4樓是停車場,合共可停1,100多輛車,號稱是全球最大的Costco停車場;周圍有別墅區、國際學校等,Costco對面街是一間醫院,辦理會員卡的地方是租借了附近富士康的半個廠房。前往上址的公共交通十分不便,較適合自駕。上周六(8月31日),記者從浦東新區乘地鐵由高科西路站到閔行的徐涇東站,車程一小時,再乘15分鐘車才能過去,靠近賣場所在的街區就開始塞車,交警現場管制,前方出現「停車場已滿,等待需要三小時」的牌子。

在會員部退貨的不多,更多人排隊退會員卡。

低於市價的茅台酒首日已售罄。

Costco上海店開張後連日都大排長龍,入場排隊超過3小時。

未曾入場已賣完

記者在中午約12時半抵達,隊尾有提示板顯示「此處開始排隊還需要三個小時」,但從開始排隊到真正入場一共用了近兩個小時。現場年輕人和老年人各佔一半,因為是周末,很多人帶着小朋友全家出動,其間有年輕女性和中年婦吵架,也有小朋友靠在家長的肩上睡着了。室外排隊的人群被帳篷分為幾個部份,分批進入超市,每批幾十人。帳篷裏沒有像迪士尼樂園等待區一樣設置風扇等降溫設施,不少人自帶了小風扇。

保安說,當天一共200個保安和30多個交警在現場維持秩序。他們清晨5時上班的時候,就已經有市民排隊了。排隊的隊伍一度半小時不動,有保安解釋說是商場裏面人數已經到達最高的2,000人,必須限流。每當隊伍開始移動的時候,人群爆發出歡呼。然而,在尚未入場的排隊處,Costco就張貼了告示說飛天茅台已售完。

早年亦風靡台灣的Costco採用會員制,推廣期內199元人民幣(下同,約218港元),之後定在299元(約327元),只要登記做會員,即可用低於市價購買指定商品,部份貨品更低至30%至60%,開業首日茅台及五糧液等產品被搶購一空,市場炒上3,000元(約3,285港元)的茅台,只賣1,500元(約1,642港元),有網民全家出動買茅台及五糧液,半日賺1.2萬元(約1.3萬港元)。

到Costco搶購的人士,目標多為日常用品,消費人均目測約為一千元左右。

有食物被人吃過又放回貨架上。

甫一踏進Costco,已有大量奢侈品如勞力士、鑽飾等,但大多數人也都略過。

食過都可全額退款

一進門是數碼產品、手表等貴價商品,大家基本都略過,或者看看熱鬧,然後直接進入大賣場內部。最貴的是價值47萬(約52萬港元)的鑽石頸鏈,也有兩枚標價十幾萬的勞力士表,都鎖在了展示櫃裏。開業當天展出的Hermès包手袋已被一掃而空。賣場裏大多數是進口貨,價格標籤有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但是外國消費者只有零星幾個。日用品最受歡迎,30隻賣21元(約23港元)的雞蛋、40瓶售58.9元(約64.5港元)的飲料等平價日用品,幾乎出現在每一個購物車裏。29.5元(約32港元)的整隻烤雞台前,大約有40到50人排隊;烤雞每小時出爐一次,隊伍則排至拐了幾圈。緊接着烤雞的貴價海參櫃台,幾乎無人問津。顧客埋單的單價幾乎都是1,000元左右(約1,096港元)。

據報,上海的Costco亦引入美國的消費者權益,包括電子商品90日內可退貨、食品開封後也能退貨,而且在會員卡到期前,「如有不滿意的地方,均可申請全額退還會費」,有網民稱這正在挑戰內地大媽貪小便宜的消費模式,更作出Costco一年內必倒的預言。對此,記者進行現場實測,將已經開封並且吃過的鬆餅和飲料(都是組合裝裏吃掉單獨一兩個)退貨。「好啊,但可以請你出示購物小票嗎?」記者將購物單交給收銀員,並說「這些食品飲料我都已經吃過喝過了,還是全額退款嗎?」「是的,是全額退款。不過我可以問你吓原因嗎?」記者坦承「只是想測試吓你們是不是真的可以無條件退換貨……」店員:「是的,全部商品都可以退貨。」

在Costco要先辦會員卡才能購物。

買完即退會 工作量大增

退貨區位於收銀處的右邊,有四、五個年輕的店員負責。排隊退貨的人相較於賣場內部不算多,只有零星幾個,還有人在退貨櫃台旁邊填寫表格(記者後來發現大家都是在退會員卡)。退貨區放的物品不多。現場等待退貨的人大多兩手空空,在記者等待和觀察的10分鐘過程中,只有記者一人退貨,其他人都是為了退會員卡。一名正排隊的年輕女子說,她只是為了今天能買東西才辦了會員卡。她來之前不知道只有辦卡才能入場,但是已經排了很久的隊了,就只能現場辦了張卡。她說,Costco離她家太遠,而這裏只適合家庭一次過大量採購,她以後估計不會再來,就把會員卡退掉。截至8月30日,Costco已吸引超過10萬名會員加入,以299元年費計算,短短不到3日已吸了2,990萬元(約3,270萬港元)會費,相當驚人。

記者問她知不知道Costco有貨品無條件退換的政策,她說沒有聽說,只知道會員卡可以無條件退換,她今天入場辦卡也是想體驗看看,是否需要今天用完就退卡,後來覺得辦卡也不是很值,就決定退掉。Costco沒有特別宣傳自己的無條件退貨政策,許多消費者似乎毫不知情。內媒報道,因為人氣商品售罄、商品優惠期結束,許多消費者近日紛紛到櫃台辦理退卡手續,出口位置排滿退卡的排隊人龍,工作人員忙到沒有空吃午飯。

Costco開業首日,現場出現顧客偷食、便溺,以及老人被擠到骨折的情況,記者直擊期間,發現一名大爺把吃過的鬆餅直接放回了貨架上,又拿了一份新的。記者在5時半左右離開賣場,聽到喇叭在喊「現在入場還需要等待五個小時」,比記者入場排隊的時間還久。天啊!

話你知:會員制超市 全球770分店

美國大賣場Costco,大陸稱「開市客」,台灣稱「好市多」。1997年1月,好市多以合資的方式正式進軍台灣,在高雄市前鎮區設立全台第一家大賣場,一度引起轟動。Costco是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全球第七大零售商以及美國第一大連鎖會員制倉儲式量販店。1976年,第一家採取會員制的倉儲批發俱樂部Price Club在加州聖地亞哥成立,7年後,另一合作夥伴 Costco會員制倉儲批發公司於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成立。1993年,兩家公司合併為Price Costco公司,1998年正式更名為Costco Wholesale。目前,Costco 在全球11個地區經營逾770家賣場,其中大部份都位於美國境內。

顧客心聲

Henry Fan(29歲:醫生)
「買了貓糧、啤酒、雞蛋甚麽的,買了1,000多塊錢(逾1,096港元)。這個加三文魚的貓糧,網上買400(438港元),這裏220(241港元),那肯定買啊。不過我覺得沒有想得那麽划算,很多東西在電商上打折的時候也很便宜,還能送貨上門,我為甚麽要在這裏買?而且這裏那麽遠,我過來都要一兩個小時,排隊還要一兩個小時,下次不一定還會來。我本來是想來買一些保健品給我媽的,但是來了發現沒有在賣,但是都來了,還排了那麽久的隊,肯定要買點啥。

我沒聽說(退貨政策)。無條件退換貨?吃過喝過的東西還能去退,那不是一堆大爺大媽天天閒着沒事來超市佔便宜,那不把超市吃垮了,這套東西在中國行得通嗎?」

Natelie Chen(26歲:金融行業從業者)
「買了好多亂七八糟的,牛肉啊柚子啊毯子啊。我是做了點功課來的,這些東西比較划算我才買,然後有些別的,我是在現場和淘寶比過價錢才買的,要不然這麽多東西我怎麽拿回家?

我覺得他們的無條件退換貨政策蠻好的,我還沒有退過東西,這麽遠誰會跑過來退貨哦。但是我感覺,如果有這個承諾,我會買得更放心點,因為我有時候會衝動消費一下子買很多,可以退我就覺得可以把錢再拿回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