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的中國全國田徑錦標賽,有中國選手被質疑男扮女裝參賽,其實「性別疑雲」一直是田徑場上的爭議話題,曾奪2屆奧運800米金牌的南非女跑手薩美亞,就因為「太Man」而被國際田聯禁止參加本月舉行的世錦賽,無緣第四度稱霸。繼續爭取得到公平待遇的薩美亞,慨嘆在田徑路上要得到別人認同不容易,就算是女性都不支持她。
文:薰爵
薩美亞在2009年的世錦賽女子800米項目一鳴驚人,以年僅18歲之齡奪金。不過由於他無論長相、聲線和體格都與男性運動員近似,國際田聯最後要向她進行性別測試以確認她是女兒之身。當時更有外國報章指薩美亞是一位體內擁有睾丸,卻沒有卵巢和子宮的「天生雙性人」,但事件最終沒有得到證實。
拒用藥物控制睾丸酮激素
薩美亞是否雙性人外界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她體內的睾丸酮激素(Testosterone)比一般女性的正常水平高出很多,令她的表現比起其他女性跑手更為出色,因此過去10年薩美亞一直在女子800米項目稱霸,包括三度在世錦賽,以及2012和16年奧運奪金。
不過國際田聯在去年四月作出新規則,規定擁有「性別發展差異」的女性跑手必須以藥物控制睪丸酮激素達至規定水平才能夠參加400至1,600米的田徑項目。這項規定被外界質疑是歧視天生體質異常的女性運動員,然而國際田聯就指有關做法是「雖有歧視但卻必須」,能夠確保女性運動員進行公平和有意義的競賽。
女性運動員存歧視感灰心
過去10年一直被國際田聯針對,薩美亞全力抗爭,但令她灰心的是,甚至其他女性運動員都不支持她,不過她不會放棄為自己特殊的體質爭取平權:「我知道自己一直在田徑場上取得成功,無人能敵所以成為了被針對的目標,自從我躋身田徑賽場起,從未感受到支持,其他女性跑手亦從不認同我。不過我在專長項目上是最出色的一位,當你是世界最佳的時候,其他人便會針對你的所有大小事情。或者作為一位能夠遠超標準的成功運動員確是一個問題,會有人希望將你踢走。但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阻止我跑步,誰都不能把我趕出田徑場,我也不知道還能再講甚麼。」
薩美亞就國際田聯的新規定在今年向體育仲裁法庭提出申訴,及後更上訴至瑞士聯邦最高法院。雖然最高法院一度頒令禁止國際田聯對薩美亞在上訴期間執行有關規定,不過法院在七月底宣佈撤銷有關禁令,意味着薩美亞必須接受國際田聯的新規定才能夠參賽。由於薩美亞在訴訟期間一直未有服用控制睪丸酮激素的藥物,因此儘管她的上訴仍未有裁決,但她亦未能趕及參加本月在多哈舉行的世錦賽。
知多啲:雙性人參賽需控制睾丸激素
對於國際田聯於五月針對雙性人,要「限制女性跑手睾丸激素水平上限」的新規則,意味薩美亞必須服用藥物才能參賽。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博士表示,國際奧委會於2004年已容許變性人出賽,條件是隊醫必須交出已完全變性的醫學報告證明,至於雙性人方面,由於世上極少人擁有這特徵,故這類運動員必須要事先申報,特別是性別相關的荷爾蒙水平,在運動科學上仍存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