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抗爭中有不少行動擺脫傳統框框,例如6.12衝突後,連日有市民自發在政府總部周圍集體唱聖詩;有網民發起眾籌,在全球多份主要報章登廣告;甚至勇武派連日野貓式行動,遊走多區抗議,都是過往抗爭中少見行動手法。
繼航空業陷入白色恐怖後,譚文豪擔心其他專業界別、跨國企業等,也將不能獨善其身。「為何很多跨國企業選擇香港,而不選擇大陸呢?就是不想跟隨大陸的一套機制、人治。」
當中,譚文豪相信會計界或成下一個被針對目標:「可能會話,有這麼多國企在香港上市,如果你的會計師樓當中,有發表一些所謂危害國家安全言論的員工,就會對國企很危險,可以用這個藉口對付。」除此以外,法律界也有可能被針對:「本來有一位即將掛牌的律師,律政司走出來企圖阻撓。」
國泰未審先炒事件接二連三,有網民不齒國泰大搞白色恐怖,聲言杯葛。在國泰任職18年的譚文豪,對一手培育自己的老東家面對處境,是體諒多於責難,相信其連日所為,是無可奈何的自保手法:「基本上超過一半航班可能都要進入中國空域,你可以怎樣做?」
即使國泰或可選擇將航班繞道,避開中國領空,但此舉加重營運成本,長遠並不可行:「如果中國不批准飛越的話,我相信有一半航班都不需要飛,這是現實。」
譚文豪認為,國泰連日行動並非主動獻媚、投誠,問題在於中國政府以無限伸延、上綱上線方式打壓。「你見到它其實也是一個受害者,為何要打擊一個受害者呢?」
至於應否響應「杯葛」,譚文豪稱已鋪陳所見理據,行動與否還待市民自行判斷:「我相信都要有合理分析,剛才所提出的分析,並非叫人應該或者不應該做甚麼。」
被炒機師或需離鄉別井
民航機師稱得上是高薪、專業工作,但本港民航業以國泰及港航兩大航空公司主導,兩者大陸航線皆佔相當比重,因涉及反送中風波而離職國泰機師,計及譚文豪至少有五人,他們即使不打東家、也難望在西家重操故業。「因為始終香港幾間航空公司,航機起飛後多數都會進入大陸空域,所以如果中國大陸這樣子封殺,他們未必能再於香港工作。」
譚文豪續說,這些離職機師若要繼續事業,不排除要轉投東南亞、澳洲,甚至歐美航空公司,相信歐美等地飛機師執照轉換考核,對本地機師難度不大,但轉工的代價,是他們將要長期離港:「問題是你想不想離鄉別井,說到底香港是我們的家,為何弄得人家要離開香港呢?」
不過,在風波中離職的空中服務員,則未必有同樣機會:「若轉職至外國航空公司,首先要視乎他們是否獲得當地居留權、工作簽證等,外國公司未必容許非本地人工作,與機師稍有不同。」故譚文豪相信離職空中服務員,將很大可能要轉行,從事其他服務性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