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中籤者 內地人疑佔近四成

IPO中籤者 內地人疑佔近四成

【本報訊】本報統計10隻新股電子認購配發結果,當中近四成疑似大陸人身份證號碼,數目是符合香港身份證格式的兩倍;內地投資者與自製「新股通」無異,割據港IPO市場。

散戶以eIPO方式申請認購新股,證券行會將客戶身份證號碼輸入CCASS系統;若本身持有CCASS賬戶,可在該處輸入商業登記號碼、護照或身份證號碼,中籤則會在公開的配發文件上顯示。

削港人抽中機會

本報查閱近月在港上市的10隻新股配發結果,共涉逾兩萬組數,當中僅13%屬香港身份證號碼格式,另有一萬組數則是疑似大陸身份證格式。內地身份證18位號碼中,最後8位數中頭兩位為持證人出生月份,第三、四位是出生日期,本報篩選後發現10隻新股中逾一萬組數符合格式。

內地人熱抽的教育股如思考樂教育(1769)及中匯集團(382)等,分別比例為三成半,若以整個公開發售的售股數目計,亦佔19%及12%。

另外抽查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的小米(1810),約4.4萬通過白表、黃表或eIPO申請而中籤投資者中,逾三成符合內地身份證格式,符合香港身份證格式約逾兩成;但小米初上市時因股權架構被拒於港股通,嚴格而言至今北水仍不能買,但無阻內地投資者「翻牆」買入,數目佔整個公售約7%。但由於小米當時超購八倍,數字未必能反映申購者全貌。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內地以逾一億散戶人口計算,加入抽新股的確削弱港投資者抽中機會。但近期港投資者已甚少抽新股,國內散戶參與或有助「煲起新股市場」,掛牌後帶來升幅,例如被稱為「另一隻茅台」的中煙(6055),上周五收市價計算已較上市價升逾三倍。 譚又指近來留意到港證券行在內地辦投資講座推薦港IPO等,會否觸及禁止在內地推銷新股的灰色地帶成疑問。

記者:余慕恩 黃詠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