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推每周恒指期權

港交所推每周恒指期權

【本報訊】港交所(388)再推新產品,每周恒指、國指期權將於9月16日起開始買賣,與現有每月指數期權最大分別是入場門檻較低、槓桿較高,證券產品發展部聯席主管黃栢中表示,相信能吸引更多散戶參與,下一階段再考慮推出個股每周期權。

散戶入場門檻較低

以周計算的期權與以月計期權操作方式大致一樣,分認購期權(Call)及認沽期權(Put),選擇視乎投資者看好看淡,但由於距離到期日的時間期短,不確定性相對低,時間值低,故計算出的期權金會較每月期權少,簡單而言,散戶入場銀碼更細。

以引伸波幅15.5%計算,一個月期權與一周期權的指數點為439及173,以每指數點50元計,即前者買入需要24,650元,後者則為8,650元,無疑是平一截,而指數同一幅度的變動亦會因槓桿而帶來更高回報率。

他又指新產品適合多種投資者,除了看好後市保守買Call,炒消息的投資者可受惠於處價外時期權金快速收縮,而預先知道如聯儲局議息等左右大市的消息公佈,則可Call、Put齊買,由於一周期權成本較月期權低,意味波幅較易蓋過成本讓投資者獲利。

黃栢中不排除有投資者從每月指數期權移至買每周產品,但他指參照其他市場,一般能「做大個餅」,總成交量增加,而參照與本港市場機構散戶佔比接近的歐洲股市,每周合約與每月佔比為7%至30%不等。

記者:余慕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