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股配售結果文件的格式堪稱混亂,本報進行統計時發現,身份證一欄出現的組合五花八門;整個抽新股產業鏈,上至經紀行、下至過戶處無人能證實疑似內地人身份證號碼。卓佳董事總經理鍾絳虹指問題源於無權力質疑資料,只能照單全收,難辨別重複申請問題。
新股收飛定價後公佈配發結果,中籤投資者於名單上各以一組「身份證號碼」作代表,據聯交所旗下中央結算規定,eIPO申請應輸入香港身份證、商業登記或護照號碼三種格式的其中一種,惟事實非如此;連同小米(1810),本報共翻閱逾6.6萬組數,當中逾三成非上述類別。這些另類格式無從稽考,例如以「VCL」及數目字串成、四位數字格式等重複出現在不同股份配售結果中。
業界期望劃一標準
港交所(388)回應本報查詢時指,eIPO申請中有某些欄位為選擇性輸入,申請資料是由結算參與者,即經紀行、銀行等提供。鍾絳虹指行內券商及銀行做法不一,內地人身份證號碼是否包含其中無法知曉。輝立證券企業融資主任陳英傑稱,該行向CCASS遞交客戶身份證號碼,對內地客戶情況則稱不知情。本報實測以恒生證券戶口抽新股,中籤的確於配發文件上顯示頭9個戶口號碼。其他形形色色組合甚至會重複於同一股份配發結果中出現,是否代表重複申購?鍾絳虹稱身份證號碼獨一無二,期望往後標準劃一是最理想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