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撤退 「與青年台灣再聚」

金融人撤退 「與青年台灣再聚」

【轉移資產】
「6.9開始唔係決定要移民,係逼我一定要走,冇得揀,我根本冇選擇權!」身為中小企的老闆Keith,身在「深藍陣營」的金融圈,每天只為飯碗勞碌,但一場反送中運動,令他覺醒「因為法律體制、政治因素,原來你可以隨時輸晒」,最近決定撤出香港,轉移資產至台灣另起爐灶。

「就算佢哋(香港青年)無能力移民,都搞工作簽證畀佢哋離開,在台灣再團聚。」36歲的Keith大學畢業後成為會計師,其後涉足貿易、房產、金融等範疇,美國上市公司賺得第一桶金後自立門戶,現時名下持有三間公司,年收入逾900萬。
記者︰吳美茸

生於斯,長於斯,從沒想過移民的Keith一直深信香港法律體制可以保障生意人。「𠵱家唔覺得安全,突然之間有一日,因為法律體制、政治因素,隨便安插一個罪名,你隨時可以輸晒。」

他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懼,有一段時間處於情緒崩潰邊緣,每天睡一個多小時就嚇醒,尤其當他知道一班前線年輕人,因父母接收染紅媒體的訊息,對其斷水斷糧,甚至有人喪命,感到無比心痛,「其實是一條生命,人生之中,除了為爺爺去世而哭,從來都沒有試過這樣。」說罷已泣不成聲。

Keith相信在台灣設立公司,可藉工作簽證帶港青到台團聚。王心義攝

盼藉工作簽證提供離開機會

Keith每次出席遊行集會,放下很多工作,公司收入連租金及人工「都冚唔到」,「當一個地方冇自由,冇法律,不是法治而是人治情況下,我們仍繼續做到生意?」對於公司同事,他亦感愧疚,幸得同事體諒。

現時香港有不少中資企業,金融人亦深明飯碗最重要,但Keith卻不做內地客生意,他指內地生意比例低於20%,參與反送中後跌至更低。

「大陸人話我養你們,唔好意思,喺你哋未嚟之前,日本、歐洲、美國、英國等,香港亦有唔少國際客戶。」

他笑言對秋後算賬「一早預咗」,更指「一係被排擠, 一係之後就俾大陸法治包圍,冇辦法,我寧願企出嚟,唔返大陸!」

6月開始,他也考慮移民泰國、日本等東南亞地方,最後決定到台灣,並陸續由香港撤資至台灣,在當地開設新公司。他覺得台灣很民主,也支持香港,大家是同聲同氣,就算台灣有一個親共的總統上台,他也相信台灣人比香港人更團結,有足夠的良心站出來反抗。他相信,在台灣設立公司,可以給沒有能力移民的香港年輕人一個工作簽證,一個離開的機會,「去另一個地方,我哋一起再團聚。」

連月來不少台灣民眾參與集會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